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据估计,全球约6亿人患有变应性鼻炎,其中中国成人和儿童过敏性鼻炎(AR)患病率各占10%。AR可合并多种症状,多方面影响患者。近年来,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日益增高。AR起病年龄0~9岁最多,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约20%~38%合并哮喘,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2010)显示,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但哮喘患儿的部分家长仍有所顾虑,那么到底有多少哮喘患儿会在运动后出现症状?这种情况是否可以预防?儿童过敏性鼻炎有该如何早期、精准诊治呢?
为此,“顺畅呼吸 上下同治”儿童呼吸诊疗云课堂系列活动邀请到深圳市儿童医院郑跃杰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沈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壮桂教授和上海市儿童医院李晓艳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管理。
儿童过敏性鼻炎诊断与治疗
2019年有研究显示,国内过敏性鼻炎患病率近年攀升。沈翎教授指出,儿童鼻炎意见书中明确指出,儿童早期AR是儿童后期和成年后哮喘的危险因素过敏性鼻炎对儿童生活质量影响大,严重影响患儿睡眠情绪和记忆力。有过敏性疾病史,尤其是婴幼儿时期特应性皮炎,是诊断儿童过敏性鼻炎强有力的依据。学龄前儿童组患儿以鼻塞为最严重症状,而学龄期儿童组以鼻涕为最严重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中,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白三烯药物是规范的用药选择。糠酸莫米松安全性良好,最小可用到3岁儿童,是指南推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用药。而抗白三烯药物能有效缓解鼻部症状,对鼻塞改善优于第二代抗组胺药,尤其与第二代抗组胺药联用,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症状改善更显著。地氯雷他定或孟鲁司特钠联合糠酸莫米松显著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部症状。按照AR的严重程度选择治疗策略,中重度AR采取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
顺畅呼吸,为快乐运动保驾护航
郑跃杰教授首先讲解了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EIB)情况。他表示,EIB并不等同于哮喘,但哮喘儿童和青少年中EIB发生率较高。据相关研究显示,哮喘儿童和青少年中EIB发生率超过50%。哮喘患儿出现EIB症状往往提示存在哮喘控制不佳,因此EIB诊断非常重要。
哮喘伴EIB患儿运动后,痰半胱氨酰白三烯水平会显著升高。目前最有效的短效EIB保护性治疗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作为EIB间歇性或维持性预防用药不会导致耐药,可每日使用。其中孟鲁司特预防儿童EIB的疗效有着显著优势,可有效减少运动后运动后FEV1下降。且孟鲁司特停药8周后EIB保护效应仍然存在。
6岁以下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
我国严峻的儿童哮喘患病形势,近10年增加了53%。6岁以下儿童哮喘患病率高,儿童期肺功能损害的持续性哮喘患者在成年之初,同时还会增加肺功能发育不良和发生COPD的风险。
陈壮桂教授提到,儿童哮喘早期干预很有必要。哪些临床特点高度提示喘息儿童哮喘的诊断?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且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均高度提示患有儿童哮喘即高度提示喘息儿或合并哮喘。但尽管如此,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仍困难,可看出,中国虽然针对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制定出标准模型具有符合国情、指标更简化、临床实用性更强的指南,但目前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和优化。
在2017年日本儿童哮喘指南中,推荐在第1级治疗中可加用LTRA,这一方案的疗效在1-5岁的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症状>1次/月,<1次/周)中获得证实,与仅按需使用SABA相比可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和加用ICS升级治疗的发生率。
过敏性鼻炎的疾病负担
李晓艳教授介绍道,过敏性鼻炎患者合并哮喘患病率中,亚太地区成人和儿童各占10%左右,且过去20年内成人和儿童的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均升高。中国成年人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5%-24%;中国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7%-21%。过敏性鼻炎在全球以及中国的患病率都在显著上升,AR患者约占ENT门诊患者比例19%,导致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较大的疾病负担。
过敏性鼻炎患者约占ENT门诊患者比例19%,仅35%的ENT医生结合病史与SPT或IgE进行诊断。患者使用抗过敏药物比例及复诊的重视度不高,约5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不购买处方药物。大多数患者认为自身疾病控制水平一般,安全性是首要不依从因素,其次为药效。
Q&A,感受思想的“搏击”
郑跃杰教授提到,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其特点之一为诱因的多发性,而在众多诱因中,运动是重要诱因之一,所以运动可以诱发哮喘发作。对于规范用药的患儿,过敏性鼻炎在运动前没有必要预防性用药。
沈翎讲解道,孟鲁司特没有固定的使用时长,对于轻度的患者,若患者临床表现得到改善,持续观察1-3个左右即可考虑停药。过敏性鼻炎继发患儿分泌性中耳炎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源于过敏性鼻炎可使咽鼓管功能发生进展障碍。而对于日常规范用药的患儿,运动前不需要预防性用药。
陈壮桂教授指出,氨茶碱类药物已经退出指南推荐。在中国,将喘息患儿以6岁为分界年龄的原因是,6岁以上的喘息患儿可发生喘息缓解,且6岁以上对激素用药有一定调整,另外6岁以上孩子会更容易配合检查和用药。而对于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糖皮质激素(ICS)为首选用药,另可结合支气管扩张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给予综合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