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关爱儿童、传递爱心、承载责任、回报社会,我们已经坚持了十二年。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正值中国医学论坛报启动援助云南受艾滋病影响地区儿童行动的第十二个年头,报社一行4人在郑桂香副总编带队下再次启动爱心之旅,带着各种各样的礼物、读者们的关注以及报社每位成员的爱心,与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理事长助理兼财务部主任刘莉珍、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副主任朱敏、云南省德宏州妇联妇儿工委办主任马丽等一同赴陇川县、瑞丽市,和孩子们一起共度节日。
▲图 和孩子们在一起共度节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援助云南受艾滋病影响地区儿童行动始于2006年,援助行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援建学校和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社区关爱”项目儿童进行资助。截至今年,报社共援建两所学校,共捐款276.932万元,累计持续救助云南664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为28户受艾滋病影响家庭建房。通过关怀和救助,改善了这些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使他们逐步摆脱了心理上的阴影,并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走访慰问关怀,传递爱心温暖
尽管云南的5~6月正值雨季,天晴阴晴不定,但每年的六一到部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及其家庭中去走访已成为报社的一个传统,风雨无阻,今年也不例外。5月31日一早,我们迎着难得的阳光如约到达了第一户走访儿童的家庭中,正当我们促膝交谈完准备起身时,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仿佛有心留客,欢迎远方来的朋友们。
▲图 与资助儿童家庭促膝谈心
根据云南政府相关人员介绍,这个走访的边陲小镇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深受毒品与疾病影响,有大量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为了帮助这些受影响的儿童,报社2006年启动了关爱援助项目,为受助人群及其家庭提供持续救助,持续救助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从最初的17名,发展到2018年累计的664名,在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支持等各方面都对资助儿童给予了关怀,改善了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树立了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使他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在2018年启动了新一阶段,新纳入了14名救助受影响儿童,且此次走访入户了5家,给孩子们送去了食品、学校用具、文体用品及慰问金等,与儿童和家庭成员促膝交谈,仔细询问了家庭生活情况和需求,详细查看了家庭居住条件,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
▲图 给孩子带来六一节的礼物
在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里,由于生活的艰辛和家庭关爱的缺乏,加上贫穷、经历死亡等心理应激,受影响孩子的性格往往都比较偏内向。在此次走访中,我们也发现,新纳入项目的儿童相对比较腼腆,在见到我们时都有些羞涩和不善言谈,希望经过多年救助,能与人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自信心上有了很大提升。
5岁的小明(化名)是2018年新纳入项目儿童,特别喜欢奥特曼和蜘蛛侠,刚见到我们有些怯场,但我们提出邀请唱首歌曲时,开始了互动,慢慢的开始熟络了。全家目前虽然住在一个简陋的茅草屋里,条件比较艰苦,但通过援助项目及县妇联贫困妇女循环金的扶持,开始了养殖黄牛,从原来的2头发展到了今年的5头,看着他们家庭的变化,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家庭获取持续的经济来源,有生活的好转,特别欣慰,切实感受到了项目对孩子和家庭的影响和改变。
▲图 资助儿童的生活环境艰苦
13岁的大宝(化名)和9岁的小宝(化名)姐弟俩也是2018年的新纳入项目儿童,家里奶奶患有脑梗死,没有劳动力,妈妈下落不明,爸爸因病1年前刚去世。姐姐非常坚强懂事,在照顾奶奶和弟弟的同时,努力学习,家里贴满了她的奖状。姐姐性格也很阳光,为了迎接我们,换上节日盛装,表演了一首葫芦丝,毫不怯场,她给我们留下了阳光深刻的印象,坚定了我们继续帮助他们的决心。而弟弟的性格相对内向腼腆,在提及爸爸的一瞬间,小宝抑制不住痛哭。经过大家的疏导和帮助,小宝在慢慢的交谈过程中情绪好转,在我们离开的时候依依不舍,拥抱报社领导。当地县乡妇联人员介绍,根据他们救助孩子的经验,这姐弟俩的心理压力随着资助时间的延长会慢慢减少,思想观念和与人交流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希望他们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像小草一样坚韧不拔,茁壮成长。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郑桂香副总编在走访中,不断给孩子及家长嘱托,希望孩子们把身体锻炼好,把知识学好,好好读书,殷切希望他们通过读书和努力,改变观念,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图 墙上贴满了资助儿童的奖状
▲图 孩子与报社员工分别时依依不舍
共同欢庆六一,怀揣希望梦想
6月1日一早,云南瑞丽银井小学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我们与身着节日盛装的中缅两国孩子们、老师们、边防武警战士们、家长们等一起欢度六一节,给孩子们带去了学习文具、文体用品、儿童节礼物等。银井小学是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及当地政府的资助下在2011年新建立的教学楼,每年六一报社都会组织员工与孩子们一起共度节日,这已经成为一个传统。
▲图 报社援建的银井小学
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少先队入队仪式、颁奖以及发放儿童节礼物后,孩子们的欢乐时光开始了。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云南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德宏州和瑞丽市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中国医学论坛报社郑桂香副总编在致辞中提到:“虽然北京离这里远隔三千多公里,但报社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却早已和孩子们心心相系,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你们。去年我们得知银井小学被评为了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我们由衷为你们感到高兴和骄傲。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希望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怀揣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未来有一天实现我们的梦想。通过努力,走出瑞丽,走出云南,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图 庄严的出旗仪式
▲图 报社副总编郑桂香致辞,为银井小学优秀学生颁奖
随后,中缅两国孩子们与边防武警官兵分别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中国学生与缅甸学生、中缅两国学生家长与来宾进行了拔河比赛,现场孩子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现场的气氛既紧张激烈,又欢快愉悦。最后,孩子们和来宾排成两列,在傣族传统的欢庆舞蹈中,银井小学欢庆六一儿童节活动圆满结束。
▲图 精彩的文艺节目
▲图 银井小学中缅小朋友们、报社员工与学生家长们进行拔河比赛
▲图 报社员工和银井小学中缅孩子们一起舞蹈欢庆
后记:
难忘的走访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沉浸在节日中那种欢声笑语仍在耳边回荡。银井小学作为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援建的中国第一所边防小学,既有中国籍学生,又有缅籍学生,既是“一寨两国”独特的风景,更是中缅情谊世代相承的希望。此外,入户走访中孩子们那期盼渴望的眼神亦回荡在脑海中,触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贫困山区、贫困儿童、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及家庭,这次词汇之前对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如果不是实地走访,我们根本体会不到,有这么一群儿童及家庭,在祖国的边陲受着什么样的影响,是多么深切的需要得到帮助和援助。
2006-2018年,报社的这十二年是一段爱心的征程,是一份责任、一个使命、一种担当。十二年是一个美丽的轮回,十二年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爱心传递的起点,希望贫困儿童、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能得到社会更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帮助,希望他们能像同龄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 王国平 发自云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