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Q: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治疗首选以下哪种治疗方法?
A:抗精神病药
B:抗痴呆药
C:非药物手段
答案:C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史珂
审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杨渊
抑郁是癫痫患者最常见的精神共患病,不仅导致了更差的生活质量、更严重的癫痫发作、更大的耐药性风险、更多的药物副作用,也会产生更高的自杀风险,显著增加了病死率。
然而,癫痫伴抑郁常见而易被忽视,临床医师应重视对癫痫患者抑郁症状的筛查,早期识别诊断,采取合理治疗。
癫痫伴抑郁的共病机制
虽然癫痫与抑郁为共患病,相互之间无因果关系,但是二者之间存在双向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危险因素。
癫痫患者的抑郁症状中,比较突出的是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下降,兴趣减少、社会接触减少、酒精滥用、工作和学习缺乏动力、自杀行为,而躯体症状相对少见。
癫痫伴抑郁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癫痫控制和生活治疗的提高至关重要。建议所有新诊断癫痫患者都应进行抑郁筛查且每年筛查一次。
推荐使用NDDI-E量表进行筛查,建议将分值>13分定为分界值。C-NDDI-E为中文翻译版,其分界值为>12分。
对抑郁症状明确或合并有其他精神疾病(如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尽快请精神科医师会诊或转诊。
抑郁障碍应由精神科医师诊断,诊断标准符合ICD-10或DSM-V诊断标准。未达具体诊断标准者可以由神经科医师诊断抑郁状态。
对于癫痫伴抑郁的患者,建议在确诊后尽快开始治疗抑郁症,特别是如果有自杀的风险。
(1)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癫痫伴抑郁患者在考虑其发作类型的前提下,推荐使用对情绪有正性影响作用的抗癫痫发作药物。推荐使用拉莫三嗪、丙戊酸钠、醋酸艾司利卡西平、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不建议使用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托吡酯和吡仑帕奈。
如果怀疑抗癫痫发作药物与抑郁发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如果抑郁症状可能因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而加重,建议改变抗癫痫发作药物。
(2)非药物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
建议癫痫伴抑郁患者的轻度抑郁发作将心理干预作为一线治疗。
中度至重度抑郁发作患者,建议采用心理治疗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推荐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不建议使用安非他酮、氯丙米嗪和马普替林。在药物选择时需考虑与抗癫痫发作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其他非药物治疗包括了运动疗法、电休克疗法。
建议首次发作的患者在缓解后至少持续6个月进行抗抑郁治疗,复发或严重抑郁症患者至少持续9个月。
当需要停用抗抑郁药时,建议在1~4周内逐渐停用。
患者抑郁复发风险很高,一般建议在抑郁症状缓解和停止治疗后随访至少6~12个月。
表1 NDDI-E英文/中文版本对应题目
图1 癫痫共病抑郁诊疗流程图
抑郁是癫痫患者常见的精神共患病,常与较差的疾病预后相关。
癫痫伴抑郁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推荐使用NDDI-E量表或C-NDDI-E量表。
癫痫伴抑郁患者的治疗包括了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目前已发表SCI论文9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身医学、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学科管理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综合医院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委。
Q:如下哪些是癫痫伴抑郁患者的临床表现?
A:睡眠障碍
B:食欲下降、精力下降
C:自杀行为
D:躯体症状
请在评论区回复
答案明日揭晓
帕金森病的精神心理症状主要包括抑郁、焦虑、精神症状、淡漠、冲动控制障碍及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日文章:
↓一键返回活动页面↓
原创文章,转载须授权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东教授牵头,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癫痫专业组专家撰稿18篇精品干货文章,手把手指导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诊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牵头,程忻教授主编,分享卒中领域最新指南及进展,以前沿视角审视卒中诊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