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黄雪
西妥昔单抗是用于结直肠癌的常用靶向药物之一,它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多项研究证实了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有效性,但该药物也存在皮疹过敏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如果应对不当有可能加重患者身体负担,影响化疗效果。本文将针对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总结。
皮疹
皮肤毒性反应是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其发生率非常高,可高达96%~100%。主要表现为痤疮样皮疹及皮肤瘙痒、脱屑、潮红,以上反应可引起皮肤感染,进而产生蜂窝织炎、丹毒、葡萄球菌感染,甚至败血症。有研究表明痤疮样皮疹是西妥昔单抗辅助化疗有效的指标之一,该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临床疗效量正相关。因此治疗前,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安抚,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对不同程度的皮疹进行分级处理。对于Ⅰ、Ⅱ级皮疹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嘱避免阳光直射皮肤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忌搔抓皮疹部位皮肤穿着方面宜选择纯棉柔软的衣物,禁用碱性肥皂泡洗,可用金银花煎液外敷皮疹处,严禁辛辣刺激油腻饮食。对于Ⅲ级以上皮疹患者,暂停西妥昔单抗治疗并遵医嘱采用抗生素和激素对症治疗。
过敏反应
采用苯海拉明、地塞米松预防过敏反应,患者床旁准备好紧急抢救药品和器材,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异常不适,监测生命体征。有研究指出,西妥昔单抗治疗者发生过敏反应一般
与首次用药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出现首次过敏反应时,经对症处理后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观察,谨慎用药。发生Ⅱ级过敏反应时,可在用药的同时加用抗组胺药物预防过敏。发生Ⅲ级以上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药且禁用该药。
胃肠道反应
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通常与联合使用的化疗药物有关,可应用5羟色胺抑制剂预防性止吐治疗。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呕吐时取侧卧位,避免误吸,仔细观察、记录患者呕吐物的量、性质及颜色,并对呕吐后的病房及时清理消毒,嘱咐患者禁油腻、辛辣刺激性饮食。对于中重度恶心、呕吐的患者遵医嘱给予胃护安肌肉注射或地塞米松静脉推注,观察患者有无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调等症状,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发生腹泻时,禁止患者食用含乳糖、酒精、高脂类的食物,指导其每日饮水量达到3000 mL,遵医嘱给予蒙易停口服治疗。
白细胞减少
嘱咐患者多休息,并减少探视人员出入病房,房间及时清理消毒、通风换气。对于I、Ⅱ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遵医嘱给予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白细胞数上升至正常水平后,如期进入下一疗程治疗。对于Ⅲ、Ⅳ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在升白治疗的同时,减少化疗药物的剂量也如期完成治疗。
周围神经毒性
常用化疗方案中一般均使用奥沙利铂而该药已导致药物相关性周围神经毒性。这种神经毒性可分为急性神经毒性(发作迅速,主要为对寒冷敏感的末梢神经感觉异常或障碍)和累积性迟发型神经毒性。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应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3d内不要碰触冰冷的物体,不食冰冷食物,温水洗漱,化疗当天佩戴棉手套,以避免遇冷加重肢体麻木的症状。
其他护理
由于化疗不良反应较多,且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化疗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积极应对并配合治疗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反应症状,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和因不良反应导致的负性情绪。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