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 奥司他韦 }
引言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 RNA 病毒。根据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可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型。目前,我国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RNA 聚合酶抑制剂以及 M2 通道阻滞药四种。
奥司他韦磷酸盐(oseltamivir phosphate)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乙酯前体药物。
【抗病毒作用】
奥司他韦口服后在体内经酯酶的作用转变成奥司他韦羧酸盐,其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作用比其前体药物强50倍。本品与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结合,抑制该酶切断受感染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因而抑制了新生的流感病毒颗粒从受感染细胞释出。本品在体外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各种亚型均有强大抑制作用。奥司他韦羧酸盐对9种甲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亚型均有抑制作用。本品对新城疫病毒亦有一定抑制作用。本品对流感病毒实验室毒株及临床分离株的神经氨酸酶的作用基本相仿。实验动物感染亦有效。人志愿者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28小时服用本品5日,病毒脱壳量、脱壳持续时间及症状持续时间均有减少或缩短。乙型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羧酸盐的敏感性较甲型流感病毒低10~20倍,本品对其所致感染的疗效亦较差。本品在体外、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均无明显毒性,不影响人体免疫功能。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部位发生改变后影响药物与该酶的结合,使病毒对本品敏感性降低。耐药性流感病毒株少见,但偶可发生于免疫缺陷的患者。
【药动学】
单剂口服奥司他韦后,本品迅速经胃肠道吸收,在肝内经酯酶转变为活性型代谢物奥司他韦羧酸盐,约占口服药量的80%。奥司他韦的消除半衰期为1~3小时。其活性代谢物的血药峰浓度在给药后2~4小时到达,消除半衰期约为8.2小时(6~10小时)。与高脂肪食物同服可使药物吸收稍延迟,但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活性代谢物在体内各种组织分布广,分布容积为23~26L,前体药物的蛋白结合率约为42%,但其羧酸盐则仅<3%。本品及其活性代谢物均不影响肝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或葡糖醛酸转移酶。正常人一次口服奥司他韦75mg后血药峰浓度平均为0.35μg/ml,谷浓度为0.14μg/ml,达峰时间5小时,正常老年人服用本品后其AUC比正常年轻人增加25%,主要由于肾脏排出量减少。正常人服药后其中耳及上颌窦的本品羧酸盐浓度与同期血药浓度相仿。乳汁中亦含药物,胎盘组织和脑脊液内药物浓度低,正常人口服本品后其羧酸盐的消除半衰期平均为6~10小时。本品及其羧酸盐主要以原型经肾排出,尿中排出原型药约为5%,其中60%~70%为活性代谢物。口服后约20%由粪便排出,其中约50%为活性代谢物。老年人的体内过程与年轻人无显著差异,故无须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减量。肌酐清除率<30ml/min时,其消除半衰期为22小时,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
【适应证及临床应用】
本品适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包括各种亚型)患者的治疗和预防。临床试验结果:1400余例流感患者在症状发生36小时内口服本品75mg或150mg,一日2次,疗程5日。给药后24小时内症状明显减轻,症状持续时间缩短(较安慰剂组缩短40%)。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的合并症者(如支气管炎、窦炎、中耳炎、肺炎等)比安慰剂组减少43%~61%。因此应在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服药。
预防流感发生的临床双盲对照试验中,共1559例成人志愿者分成3组,每组75mg1次,或2次,或安慰剂组,疗程6周。3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2%、1.3%和4.8%,本品的总保护有效率为74%。
【剂量及用法】
1.治疗用药 成人每日服药2次,每次75mg或150mg,疗程5日。出生后至8个月的婴儿剂量为3.0mg/kg,每日2次;出生后9~11个月的婴儿为3.5mg/kg,每日2次。
2.预防用药 成人每日服1~2次,每次75mg,疗程6周。
【不良反应】
口服本品后耐受性好,无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恶心、呕吐,大多在用药的2日内发生,疗程中逐渐减轻或消失。偶有头痛。与食物同服可减少胃肠道反应。
【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本品。
2.老年患者及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要调整剂量,只有在严重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需适当减量。
3.本品为妊娠期妇女用药C类。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用药尚无资料。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对乙酰氨基酚同服对本品的活性型代谢物的药动学参数无影响。
2.丙磺舒可减少本品经肾清除的50%。
END
转自:人卫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