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年来,随着肝癌靶向治疗及新兴的免疫治疗的出现,肝癌系统治疗进入了多元化、多模式时代,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得到了大大的延长,肝癌全程管理的排兵布阵也逐渐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临床议题。
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期间,新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正式发布,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的序贯治疗方案被推荐用于IIb-IIIb期,将有望为肝癌患者带来26个月的生存获益。此外,国家新一轮医保目录公布,索拉非尼成功续约并且价格再一次大幅度降低。目前,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是唯一获得国家医保报销的序贯治疗方案。
为此,本报特别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黄志勇教授分享了对于肝癌全程管理的体会和心得。
《论坛报》:今年ESMO-ASIA期间一项荟萃分析入选壁报展示环节,结果显示索拉非尼是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HCC患者的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为临床实践带来哪些提示?
黄志勇教授:mVI作为肝癌的病理特征,是影响术后复发和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复发转移风险,因而肝癌合并mVI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备受关注。索拉非尼作为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既往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其用于肝癌术后辅助治疗可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ESMO-ASIA上发表的这项荟萃分析再次证实了这一点,为临床实践提供坚实依据。
《论坛报》:瑞戈非尼是首个肝癌二线的标准治疗药物,您如何看待其在肝癌基础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纵观全局,您认为未来肝癌的药物治疗,应该如何排兵布阵呢?
黄志勇教授:目前,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来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免疫疗法,仅可使部分肝癌患者获益,且近期公布的免疫单药治疗III期临床研究结果遗憾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在单药治疗效果有限的大背景之下,联合用药的方案应运而生。不同药理机制、不同分子构型的药物联合使用或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靶向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并非最终能够杀伤肿瘤细胞,所以免疫治疗的介入,激活T细胞识别、杀伤肿瘤细胞,可能从机制上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论坛报》:目前,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是唯一获得国家医保报销的序贯治疗方案,您如何看待国家医保政策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获益?
黄志勇教授:药物治疗给肝癌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是临床医生长期面临的困扰之一。毋庸置疑,索拉非尼成功续约并且价格再一次大幅度降低,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对医生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鼓舞和巨大的推动,随着肝癌一线和二线药物全程治疗获得医保报销,将让更多肝癌患者获益。
(本文由黄志勇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