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健、孟晓松、孙宇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健教授团队为您推荐冠心病介入技术进展方面的最新研究,点评研究结果,诠释临床意义。让我们快速了解冠心病介入领域学术进展。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新发冠状动脉病变中术后生理学评估的价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健、孟晓松、孙宇彤
健心荐语
血流储备分数(FFR)和瞬时无比(iFR)已成为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临床决策的标准。较高的PCI后FFR和IFR与较好的长期预后相关。药物涂层球囊(DCB)正在成为治疗新生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尤其是在较为细小的冠状动脉中。因为弹性回缩和夹层的存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的急性生理学变化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一系列生理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此前尚未被研究。
文章介绍
这是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的单臂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连续的冠状动脉内压力测量,评价DCB治疗后的生理学指标变化情况的预后价值。本文于2022年6月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杂志。
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的时间段内连续纳入50例患者,他们均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指导下接受DCB治疗,并在术后9个月内进行的生理学和OCT随访。所有病变在DCB治疗后的15分钟内由术者决定是否需要紧急置入支架。在DCB术后0分钟、15分钟,研究者分别测量了FFR和iFR(FFR 0 m和iFR 0 m;FFR 15 m和iFR 15 m),并计算其差值(dif-FFR和dif-iFR)。同时,研究者还测量了DCB治疗期间的iFR梯度。对于OCT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数据,研究者计算了其δ值。
研究结果
研究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67.6±11.5岁,其中男性占38例(76%)。31例患者(62%)有稳定性心绞痛症状。所有受试者都接受了他汀类药物治疗,在随访期间他们的LDL水平均<70 mg / dl。研究使用的DCB导管的尺寸和充气压力如表1所示。在9个月的随访期间,2例患者出现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4%),分别为靶血管血运重建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研究未观察到死亡、心肌梗死或血栓形成等结局。
表1 受试者的基线人口学数据、病变及特征以及临床结局
在全部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DCB治疗后需要紧急置入支架。如表2所示,全部3例患者在0分钟OCT检查中被检出内膜夹层,术后15分钟以上的冠脉造影也提示了夹层的存在。如图1所示,行紧急支架置入组的FFR、iFR逐渐降低,DCB治疗15分钟后的iFR显著下降。
表2 3例行紧急支架置入患者的数据
图1 紧急置入支架组与非紧急置入支架组的DCB治疗后连续性生理学变化
为详细了解与晚期管腔扩大(late lumen enlargement,LLE)相关的特征,研究者根据晚期管腔面积减损情况将47个病变分为两组,LLE组(≥0 mm2/mm,n=29)和非LLE组(<0 mm2/mm,n=18),并将两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病变和手术特征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定量数据方面,非LLE组和LLE组之间的MLD 0 m(minimal lumen diameter,最小管腔直径)和%DS 0 m(% diameter Stenosis,直径狭窄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MLD 15 m、dif-MLD、%DS 15 m和dif-%DS无显著性差异。在OCT数据方面,非LLE组与LLE组的MLA 0 m(minimal lumen arar,最小管腔面积)无明显差异。然而,LLE组的%AS 0 m显著低于非LLE组[38.5% (33.6,42.3)对45.1%(38.9,54.6),P=0.03)(表3)。在生理学指标方面(表4),非LLE组和LLE组之间的pre-FFR、pre-iFR、FFR 0 m和iFR 0 m无显著差异。LLE组FFR 15 m和iFR 15 m显著高于非LLE组(分别为0.90±0.03对0.85±0.07,P<0.001,0.97±0.02 对0.92±0.10,P=0.008)。此外,LLE组的dif-FFR、dif-iFR和iFR梯度显著低于非LLE组(分别为-0.001±0.006对0.036±0.032, P<0.001,-0.002±0.008对0.019±0.017, P<0.001)。图2对比了LLE组和非LLE组之间QCA、OCT和生理学数据。图3展示了DCB后MLD、FFR和iFR的连续性变化。非LLE组的FFR和iFR在DCB治疗后的前15分钟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尽管MLD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
表3 LLE和非LLE组之间的QCA、OCT数据对比情况
表4 LLE组和非LLE组的生理学数据对比情况
图2 LLE组和非LLE组的QCA、OCT和生理学数据对比情况
图3 LLE组与非LLE组相比,DCB后的连续性造影和生理学变化情况
结论
PCI术后15分钟内的生理学指标的下降对于指导DCB治疗新发冠状动脉病变非常重要。
点评
本研究是第一个评估DCB治疗后生理学指标连续性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CB治疗后生理学指标的连续性变化对预测LLE有重要价值。然而,这是一项样本量较小的单中心研究,未来需要样本量更大的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来证实这一结果。最后,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在DCB治疗后测量生理学指标,但没有在行球囊扩张前进行评估。然而在药物球囊充气后可能发生夹层,研究者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
刘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血管内超声博士后,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美国心脏病学院(FACC),欧洲心脏病学协会(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及介入协会(SCAI)等国际学会专家会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循证及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组副组长等五十余项社会兼职。
专业特长为冠心病的诊断和综合性治疗,包括,冠脉介入性治疗,特别是针对高龄,合并复杂疾病的高危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等方面。致力于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和血管生理学研究,包括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成像,血流储备分数。胸痛中心的建设,急性胸痛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SCI收录文章及国内核心期刊文章100余篇。参与国内多部临床指南的撰写。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国自然重点,国自然面上项目,北自然面上,首都卫生发展科研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基金支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多本国内核心期刊的编委。主译《轻松掌握血管内超声》、《介入心脏病学》、《心脏病学实践》等著作。
引起心梗脑梗的10个因素,3个不可改变,7个可以改变,看看都有哪些?
发现斑块或心肌缺血,就吃阿司匹林吗?周医生教你正确使用阿司匹林
正在吃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者,手术期间该如何管理?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指南
胆固醇控制正常后他汀可以减量或者停药吗?胆固醇会不会降得太低?会不会有危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