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对于其他检查方法发现的小肠出血病变,应尽快进行小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内镜下治疗。根据出血责任病灶的类型不同,小肠镜下可以采用金属夹夹闭、APC、电凝、药物注射、药物喷洒等多种方法止血。
对于伴有搏动性出血的血管性病变,应首先选择金属夹夹闭或金属夹夹闭联合局部黏膜下药物注射治疗。对于无搏动性的血管病变,可根据病变大小选择硬化注射、套扎、APC、电凝等治疗。较大的无搏动性血管病变可采用硬化注射和APC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病灶较大不适合内镜微创治疗者需外科手术。
APC治疗肠道血管病变具有良好效果。既往研究显示,APC治疗结肠血管扩张后1年和2年的再出血率分别为2%和10%。在小肠血管扩张的治疗中,目前关于APC相关研究较少,一项Meta分析显示,小肠血管扩张APC治疗后再出血率可达到43%。但目前认为APC治疗对于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输血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学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国小肠出血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23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3, 40(12): 949-96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