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HRS2023最新临床研究:脉冲电场消融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3-05-21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点击上图,进入报名


作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杨靖

脉冲电场消融 (pulsed field ablation,PFA)是一种新出现的房颤消融手术方法,区别于射频消融、冷冻消融。PFA在短时间内将高电压电脉冲作用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由此形成不可逆的穿透性损伤,产生纳米级孔隙,进而引起细胞膜渗透率变化,破坏细胞内环境稳态,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达到非热消融的目的。


目前,PFA在心房颤动消融中的应用逐步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PFA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通过早期研究,1年随访研究得出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有效率为80%,优于传统的热消融技术。然而,PFA与射频消融不同,因为PFA可导致心房周围自主神经节的相对保留。由于自主神经节参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且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成功的原因,因此PFA治后的长期预后成功的寿命受到了质疑。


HRS 2023会议多项最新研究总结了PFA的长期预后及进展。在此,我们汇总了PFA在阵发性房颤中接受肺静脉隔离治疗后的长期(4~5年)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一


由来自美国纽约的Daniel Ross Musikantow教授报道了首个多中心研究 (IMPULSE, PEFCAT, PEFCAT2),阵发性房颤患者均采用多电极pentaspline PFA导管(包括PW1、PW2、PW3-OW)进行肺静脉隔离,前瞻性随访术后2~3个月时再次标测结果,术后1年的节律和安全性监测,直至随访至术后5年。


结果提示,共纳入121例患者(平均年龄57.4±10.3岁,74%为男性,左房直径4.1±0.5 cm,LVEF为63%±6%,68%为高血压患者),116例患者PFA术后进行长期预后随访49±7个月。


安全性评价: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1例心脏压塞,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血管血肿、1例再次标测时心脏压塞,随访2~5年时无其他重大安全事件。


有效性评价:96例(96/116,85%)患者术后1年未再发AF/AFL,到随访结束时,85例(85/116,73%)患者仍没有出现AF/AFL/AT,79例(79/116,68%)患者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前提下仍维持窦性心律,采用PW3-OW导管消融患者有效性最佳。6例患者在随访28±9个月时再次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该研究证实脉冲电场消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二


来自德国Boris Schmidt教授报道了来自欧洲真实世界的症状性房颤患者PFA治疗的多中心EU-PORIA注册研究随访结果,评价pentaspline多电极导管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术者既往经验(以5年为分界点)与学习周期的影响。


EU-PORIA研究共纳入1233例患者(61%为男性,平均年龄66±11岁),由来自7个医学中心的44名术者进行治疗。其中60%患者因阵发性房颤进行消融,4%为再次消融,45%既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0%患者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在平均随访365天(323~386天)时共有74%患者未再发AF/AT,其中CHA2DS2-VASc评分高、BMI指数高、非阵发性房颤与AF/AT再发相关,阵发性房颤有效率为80%、持续性房颤有效率66%、长时程持续房颤有效率为67%。有14%(149/1233)患者在术后226天时进行再次消融,28%(166/584)患者再次标测时肺静脉电信号再次连接,最常见的是在左心房后壁(n=115)。中位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分别为58分钟和14分钟,由于操作经验对手术有效性无显著差异,且既往冷冻球囊经验的术者并发症更少。


并发症方面:发生了46例(3.7%)发生安全事件,包括卒中/TIA(7例,0.6%)、心脏压塞(14例,1.1%)、空气栓塞(3例,0.2%)、冠状动脉痉挛(1例,0.1%)、血管入路并发症(11例,0.9%)和膈神经麻痹(4例,0.3%)。其中PFA相关的冠状动脉痉挛发生与PFA在靠近冠状动脉的解剖部位释放高电压电脉冲信号有关,这需要引起临床医生和术者的重视,提示PFA手术时需关注冠状动脉的影响。1例患者在消融术后3天死于缺血性卒中。6/44例操作者(5例有>5年经验)发生心脏压塞。


EU-PORIA注册研究首次纳入55%非阵发性房颤患者,结果提示术者经验对预后无影响,且既往冷冻球囊经验者并发症较少。






杨靖主治医师简介

            杨靖主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擅长无创心电诊断、心律失常诊治,尤其是遗传性心律失常临床诊治研究及分子遗传学分析与评估等。目前已发表SCI文章3篇、核心期刊4篇,负责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筛查。学术任职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分会遗传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工作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国际与国内大会交流,并曾获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二次全国双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