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HBsAg弱阳性如何排查?不一定是乙肝感染!

2025-08-12作者:论坛报马山资讯
非原创


乙型肝炎病毒为有包膜病毒,其病毒包膜的表面蛋白可成为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简称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指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人体时能被相应的抗体蛋白所识别,抗原检测阳性表明患者已感染了乙肝病毒,可为急性或慢性。

·

在乙肝筛查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结果常引发临床困惑——它可能是早期感染的信号,也可能是实验室误差的产物


作为免疫专业检验人员,笔者结合我室使用的化学发光分析仪的特性,通过“人机料法环”五维分析法,系统梳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结果的排查流程,为检验人员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人:操作规范与人员能力



·

核心问题:操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SOP?是否存在疲劳作业或经验不足?


新手操作人员对微弱信号判读的敏感性、对仪器状态细微变化的觉察能力、对复杂样本(如溶血、脂血)的处理经验可能不足,可能影响对灰区样本的精准判断。熟练的检验技师能更敏锐地识别异常信号模式。



操作复核


样本处理不当:离心不充分导致血清/血浆分离不良,残留细胞成分干扰反应;样本量取不精确(过多或过少);未按规范进行血清样本灭活处理(部分方法要求)。


结果判读疏忽:对临界值附近的信号值(如Cut-off Index在0.9-1.1之间)未保持足够警惕,未严格遵循复检规则;对仪器报警信息(如试剂余量不足、光路异常)未及时处理。


要求双人核对样本量,确保加样量正常(如我室使用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第一次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需保证最少150µL样本)。


在以往的工作中出现过,因操作人员误将洗涤液浓度配制错误,造成清洗不彻底,导致背景值偏高,出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增多的情况。

·


能力验证


定期组织相关操作人员参加能力评估,重点考核浓度在2-4倍cut-off值之间的弱阳性样本的判读能力。



机:仪器性能与状态监控




核心工具:所使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精密度与携带污染风险。



仪器保养

·

每日进行“日保养”程序,清洁样品针、试剂针、反应杯/比色杯、加样系统等直接接触标本或试剂的部件。使用配套质控品进行常规检测,验证仪器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携带污染排查


我室所用仪器采用磁微粒分离技术,若前一样本为高值阳性,可能由于加样针或清洗区探针长期使用残留磁微粒可能附着在加样针内壁,污染后续样本。


  • 排查方案


在高值阳性样本后插入空白样本(去离子水)连续检测,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S/CO值持续>0.05,可判定为携带污染。


如果发现是携带污染的原因,首先进行管道去污,拆卸加样针和清洗区探针后浸泡,必要时启用仪器自带的“强清洗程序”(含0.5%次氯酸钠溶液),并缩短高值样本与弱值样本的检测间隔。

·


料:试剂批间差与样本质量




核心风险:试剂批间差异、样本质量。



不同批次试剂可比性


每批次试剂首次上机,会进行不同批号间比对验证,验证通过。同时进行质控品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阳性质控均在控,即可投入使用。


配制与使用:复溶或稀释操作不规范、复溶后放置时间过长、不同试剂瓶混用、试剂在机内暴露时间过长。



样本质量


确保样本无溶血、脂血、纤维蛋白



法:方法学与判读标准




核心依据:《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说明书》。



检测结果解释


参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说明书》,应将所有初检反应性的样本复检2次。如果两次复检均为非反应性,那么样本经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呈非反应性;如果其中一次复检为反应性,根据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项目的判断标准,样本经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呈复检反应性。


本实验室采用“三阶确认法”:


  • 初检: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初检

  • 复检:高速离心后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复检

  • 终检:HBV DNA定量(若前两步矛盾)


检测窗口期:化学发光法虽灵敏,但在感染极早期(“窗口期”)或恢复后期,病毒抗原/抗体浓度极低,本身就处于方法学的检测下限边缘,易呈弱阳性。


HBsAg突变株识别能力:某些乙肝病毒S基因突变株(如G145R)可能导致HBsAg空间构象改变,与部分试剂盒的单克隆抗体结合能力显著下降,出现HBsAg弱阳性甚至假阴性(需结合抗-HBc和HBV DNA结果判断)。


干扰物质:除前述样本因素外,患者体内的异嗜性抗体、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某些药物(如大剂量生物素干扰基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发光试剂)也可能引起非特异性结合,导致假性弱阳性。



结合临床信息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动态分析。与临床沟通,了解患者有无疫苗接种史和输血史及有无明确乙肝感染指征。



环:环境与生物安全




核心隐患:分区管理、温湿度波动。



分区管理


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温湿度控制


我室所用仪器要求环境温度15-30℃、湿度<80%。科室中,温度湿度均由电子温湿度计进行监控,温湿度符合实验室要求。

   


案例复盘:仪器携带污染的判定与处理



·

案例背景:7月23日,我室连续出现3例HBsAg弱阳性样本(S/CO值 0.05-0.10),高速离心复检后结果仍然显示弱阳性。



排查步骤


人:确认操作人员无变更,SOP执行无偏差。


机:仪器日保养程序已按要求执行,发现可能存在携带污染,拆卸加样针和清洗区探针浸泡。


料:样本质量合格;试剂与耗材均在效期内,试剂不同批号间比对验证通过,质控品结果在控。


法:初检结果弱阳性,高速离心后复检结果仍为弱阳性,HBV DNA定量结果为阴性。


环:实验室分区布局合理,温湿度记录无异常。



结论

·

由于加样针或清洗区探针长期使用,可能有纤维蛋白附着在加样针内壁,导致携带污染。拆卸加样针和清洗区探针浸泡后,在高值阳性样本后插入空白样本(去离子水)连续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S/CO值均<0.05,问题解决。



标准化建议:弱阳性结果处理流程图




640?wx_fmt=png&from=appms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的精准判读,需以“人机料法环”为框架,结合仪器特性与患者临床信息(如疫苗接种史)综合分析。通过标准化流程与动态质控,可使假阳性率降低,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专家点评

张华  国药东风总医院医学检验部主任


文章紧扣HBsAg弱阳性这一检验工作中的“高频困惑”,以“人机料法环”这一经典质量工具为核心,结合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具体特性,系统梳理了排查流程,逻辑清晰、针对性强。


其亮点在于:从操作人员的SOP执行、仪器的日常状态监控及携带污染排查、试剂和样本的质量控制,到方法学的判读标准,每一步都贴合检验实际;更有携带污染案例的真实复盘,详细展示了“问题-排查-解决”的完整链条,让抽象的流程变成“可操作的步骤”。


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为一线检验人员提供了可复制的弱阳性结果处理方案,有助于减少假阳性/假阴性误差,提高结果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是一篇“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文章,值得检验科同仁参考推广。


【参考文献】

1754906840862.jpg

1754906855923.png


作者:杨姣  付朝泓

点评:张华

单位:国药东风总医院医学检验部

审校:小冉

来源:检验医学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