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血管组 洪澜
回收支架及吸引器是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取栓治疗的最常见武器。然而有高达27%的患者无法获得主要再灌注(mTICI2b-3),有高达68%的患者无法达到mTICI 2c-3。因此急需开发新的取栓技术。Tigertriever是一种新型的,直径可调节的,且完全可视的可回收支架,使用者可以灵活地径向调节支架的直径。那么Tigertriever相比于传统支架和吸引器(例如Solitaire, Trevo),是否能够在提高再灌注率同时保证安全性呢?来自美国UCLA的Jeffery Saver教授在2021年ISC上发布了使用Tigertriever进行动脉内取栓的TIGER试验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TIGER是一项单臂的,前瞻性的多中心研究,旨在研究使用Tigertriever是否能够达到指定的复合疗效终点。
来自17家中心(美国16家,美国以外1家)符合以下要求的患者纳入了TIGER试验:
伴有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
有中重度的神经功能缺损
发病8小时以内
研究的终点由过往多个使用传统取栓装置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贝叶斯meta分析确定,具体如下:
1. 疗效终点:
首要:使用使用Tigertriever进行取栓后达到的主要再灌注(mTICI 2b-3),要求取栓次数不超过3次。
次要:
90天mRS 0-2
首次支架通过的成功再通(mTICI 2b-3)
90天病人报告的结局评分(EQ-5D,ALDS)
2. 安全性终点
首要:24(±12)小时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90天的全因死亡率;
次要:
24(±12)小时内的无症状颅内出血
24小时内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NIHSS增加≥4分)血栓位移至新的血管分布区
自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共筛选了1712名患者,其中183名同意进行血管造影,183名中的23名患者无目标血管闭塞,因此共有160名符合条件的患者入组。其中117名患者用于主要疗效终点分析。这117名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4-85岁之间(平均年龄69.5岁),其中42%为女性,平均NIHSS 19.4分。闭塞的血管部位如下: ICA 19.4%, MCA-M1 53.1%, MCA-M2 22.4%, 基底动脉3.1%。有69%的患者在使用Tigertriever取栓之前进行了rtPA溶栓,另外31%的患者因为不符合静脉溶栓适应症而进行了Tigertriever的直接取栓。最后正常时间至股动脉穿刺的中位数为180分钟(IQR 129-292)。取栓手术时间中位数为43分钟。
使用Tigertriever的患者有84.6%的患者在3次取栓之内达到了mTICI 2b-3,明显高于传统取栓装置的73.4% (P=0.01)。穿刺到再通的中位时间仅为24分钟(IQR 16-38分钟)。57.8%的患者首次取栓即达到mTICI 2b-3。次要疗效终点中,有58%的病人达到了3月mRS 0-2,高于传统取栓装置的43%,P=0.006。90天EQ-5D中位数0.5,ALDS中位数93.3%。安全性终点中,使用Tigertriever患者仅有1.7%发生了症状性颅内出血,90天死亡率为18.1%,而传统装置的死亡率为20.4%。入组患者24小时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30.7%,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的比例为7.7%,有2.6%的患者发生了血栓位移。
研究表明,在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患者中,与使用传统取栓装置相比,使用Tigertriever取栓能够达到较高的再灌注率,同时维持较低的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死亡风险,明显改善患者预后。Tigertriever将为动脉取栓提供多样的选择,也为取栓技术进步提供了多样的可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