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糖尿病有猝死风险!这 7 种情况需要警惕

2023-03-25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慢性病也会发生猝死吗?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突出一个“慢”字;而猝死是指发病后 6 小时内突然发生死亡,体现一个“快”字。


这两种看似“相反”的病理特征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


事实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或发生感染均可影响寿命,情况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细数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猝死的 7 个常见“导火索”。


01
无痛性心梗


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尤其是冠心病,无痛性心肌梗死(心梗)是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感觉神经病变,使其对疼痛刺激不敏感,以至于患者在发生急性心梗时也感觉不到心前区疼痛,仅有胸闷、恶心、呕吐、心律不齐等不适,由于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因而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常常因错失最佳抢救时机,导致猝死。


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查体,尤其是查心电图,并重视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包括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达标;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出现胸闷、憋气、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时,尽管没有出现心前区疼痛症状,也要高度警惕,及时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排除急性心梗。


02
低血糖


研究证实,低血糖可导致心跳加速,诱发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甚至心搏骤停,夜间无症状低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夜间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 对存在潜在低血糖风险的患者,建议睡前适当加餐,以避免发生夜间低血糖。


  •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或是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要相对宽松,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放宽至≤7.5%,以避免发生低血糖及其导致的心脑血管意外。


  • 另外,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低血糖风险小且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的降糖药(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并且做到每周监测3~6次血糖。


03
心动过速和体位性低血压


休息时心动过速和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自主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


体位性低血压轻者通常无明显的症状,重者体位改变时可出现脑灌注不足的一系列缺血缺氧症状。因此,建议这类患者起床或站立时行动放缓,还可使用腹带或弹力袜加压增加静脉回流,同时还需要配合适当的锻炼。


此外,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很容易导致心电活动不稳定及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猝死,需要高度警惕。


04
便秘


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自主神经病变还会影响胃肠道蠕动及排空,故糖尿病患者多见腹胀、便秘,尤其是老年患者,纤维类食物摄入减少,又缺乏运动,更易出现便秘的问题。


便秘对年轻人也许算不了什么大事,但对老年人就不一样了,排便时用力过度,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卒中甚至猝死。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便秘问题。


05
电解质紊乱


糖尿病患者由于多尿、饮食控制不当、呕吐、腹泻、补液、过度利尿、透析等各种原因,特别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而钾、钠、钙等电解质紊乱可造成心电活动异常。


这其中又以血钾异常危害最大,低血钾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高血钾可导致心搏骤停。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糖尿病患者电解质紊乱的问题,一旦发现,应及时给予纠正,避免发生猝死。


06
感染


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一方面,高血糖环境容易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免疫防御能力受损的情况,如果病程较长出现了各类并发症,也会增加感染风险或加重病情。


糖尿病代谢紊乱、酮症酸中毒等在糖尿病患者并发感染后形成恶性循环,感染反复,会加重死亡风险。另外,感染、发烧可能会诱发并加重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病情,导致猝死。

07
夜间呼吸睡眠暂停


许多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夜间呼吸睡眠暂停”(SAS)。有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不仅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引起机体严重缺氧,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梗、高血压等)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引发各种心律失常,也是导致夜间猝死的元凶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梦中杀手”。


综合来看,糖尿病患者发生猝死的主要诱因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各类糖尿病并发症可能会直接诱发或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必须尽早干预,全方位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肥胖等),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加强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风险,避免猝死。


来源:综编自MMC管家、上海发布和广东生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