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Lancet N:卒中后迟发性痫性发作的预测工具

2018-03-16作者:壹生神经学院资讯
卒中后迟发性痫性发作

      卒中是成人获得性癫痫的主要原因。痫性发作将对卒中后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增加住院花费。

      卒中后痫性发作分为早发(7天内)和迟发(7天后)性痫性发作。按照国际抗癫痫联合会的定义,由于10年间高复发风险(60%),卒中后单次迟发痫性发作应该属于结构性癫痫(structural epilepsy)。而单次早发痫性发作不应诊断为癫痫。

      痫性发作具有潜伏期,卒中和首次迟发性痫性发作时间相距几周到几年。在这段时间内,致痫进程导致组织产生自发性痫性发作的能力。动物模型研究显示卒中后致痫级联事件发生前的最初几周内进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但是,所有卒中后预防癫痫的临床试验都失败了。这些临床试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很难识别卒中后哪一类人群为痫性发作的高危人群。

      2018年2月来自瑞士的Marian Galovic等在Lancet Neurolog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该研究的目的在于开发和验证一项缺血性卒中后迟发性痫性发作(>7天)的预测模型。

      该预测模型命名为SeLECT,包括五项参数:卒中严重程度(Severity of stroke,Se),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早发痫性发作(Early seizure,E),皮层受累(Cortical involvement,C)和大脑中动脉分布区(Territory of MCA,T),也就是SeLECT评分。见下表:

屏幕快照 2018-03-12 上午10.22.44.png

      SeLECT 0分(最低分)者,卒中后1年内迟发性痫性发作的风险为0.7%(95% CI 0.4 - 1.0),5年内为1.3%(95% CI 0.7 - 1.8);SeLECT 9分(最高分)者,1年内为63%(95% CI 42 - 77),5年内为83%(95% CI 62 - 93)。在验证队列中,整体一致性统计(overall concordance statistic)为0.77(95% CI 0.71 - 0.82)。校准曲线(Calibration plots)显示预测结果和观察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下图,卒中后0-72个月迟发性痫性发作的预测风险:

下图,按照SeLECT评分,卒中后1年迟发性痫性发作的风险评估图表:

下图,按照SeLECT评分,卒中后5年迟发性痫性发作的风险评估图表:

      最终作者认为这个简单易行的工具是一个卒中后迟发性痫性发作的良好预测工具。对于临床上制定抗癫痫治疗决策,以及指导临床研究筛选高风险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中华 来自: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文献出处:

Lancet Neurol. 2018 Feb;17(2):143-152. doi: 10.1016/S1474-4422(17)30404-0.

Prediction of late seizures after ischaemic stroke with a novel prognostic model (the SeLECT score): a multivariable prediction mode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study.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