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抗癌力,吃出来!这些关于营养的四大原则六大误区必看!

2025-07-06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许多家属都有这样的疑问:“老人吃不下、没力气,营养跟不上,怎么办?”更令人揪心的是,不少老年肿瘤患者陷入“越吃越少,越来越虚”的恶性循环,削弱体力、免疫力,影响治疗效果与生存期。对患者而言,营养绝非锦上添花,而是抗癌的生命线。


为此,我们特别推出关爱老年肿瘤患者系列内容,聚焦居家营养“保卫战”,提供科学实用的饮食策略,助力老年患者吃够能量、补足蛋白、提升免疫,为康复筑牢营养基石。

SUMMER TIME


四大膳食原则,你做到了吗?


原则一
足量优质蛋白质——“免疫的主力军”


蛋白质是修复身体组织、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的核心物质。


怎么吃?每顿饭都得有点“硬菜”!如蒸蛋羹、荷包蛋、牛奶、酸奶、鱼肉、鸡鸭肉(去皮)、虾仁、牛羊肉、豆腐、豆干等,肉类可加工成肉末、小丸子、肉饼,方便食用。如果正餐吃不够,加餐来杯牛奶、酸奶,或者在营养师指导下补充蛋白粉。建议多种优质蛋白搭配吃,每周至少吃2次鱼。

每天吃多少?蛋白质需摄入1.2-1.5克/公斤体重(如60公斤老人需要72-90克蛋白质),鸡、鸭、鱼、虾、肉、蛋、奶、豆制品都是很好的优质蛋白来源。


我们以手掌来衡量:1个手掌大小的肉/鱼≈150克(提供蛋白质约为30克);1个鸡蛋≈60克,每日1个(提供蛋白质约为8克);1杯牛奶≈200毫升,每日1-2杯。


原则二
碳水化合物(主食)——能量“充电宝”


碳水化合物是身体主要能量来源。吃够主食,才能稳住体重,对抗疾病、耐受治疗。


怎么吃?粗细搭配:白米面外,增加糙米、燕麦、小米、藜麦、红薯、山药、南瓜、玉米等,这些“粗粮杂豆薯类”提供更丰富的营养和膳食纤维,防止便秘。老年人的主食,记住“软、烂、糊”三字诀。米饭煮软,面条煮久,薯类蒸透压泥。


每天吃多少?主食每天都要吃,推荐每日吃谷薯类200-300克,量可以根据胃口调整。


我们以拳头来衡量:每顿主食的量,大约相当于老人自己1-1.5个拳头大小的米饭/面条/馒头,或者1小碗粥 + 半块红薯/山药。


原则三
蔬菜与水果——身体的“彩虹营养”


蔬菜水果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帮助清除有害物质、增强免疫、促进肠道通畅。


怎么吃?每天尽量吃够5种颜色的蔬果,营养更全面。


红/橙:西红柿、胡萝卜、南瓜;



绿:菠菜、西蓝花、小青菜、莜麦菜;



黄/白: 冬瓜、白萝卜、白菜、梨、苹果、香蕉 ;



紫/蓝:紫甘蓝、茄子、蓝莓、紫葡萄 



每天吃多少?每天300-500克蔬菜(深色占一半),约3-5把 (每把青菜约100克),最好每餐都有。



水果每日200-300克,每天1个拳头的量,约等于 1个中等苹果/梨/橙子),最好天天吃。


原则四
脂肪与油——风味“调节师”


脂肪能够提供必需脂肪酸,增加食物美味,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怎么吃?选“好油”,优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菜籽油、葵花子油、花生油,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抗炎。少吃/避免“坏脂肪”,如肥肉、动物油(猪油、牛油)、油炸食品(油条、炸鸡)、加工食品里的反式脂肪。  

每天吃多少?推荐每天25-30克烹调油,约 2.5~3汤匙,1汤匙约等于10克。


六大营养误区,你“踩雷”了吗?


误区一
“少吃点,饿死癌细胞?” —— 错!


误区想法:癌细胞吃营养,那我少吃点,不就把癌细胞饿死了?


科学真相:癌细胞非常“狡猾”,即使吃得少,它也会拼命抢夺身体营养,消耗储存的能量。先被“饿坏”的是正常细胞,导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体力变差。


正确做法: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食欲差则少吃多餐,选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在普通白米粥中加入肉末/鱼片/鸡蛋)。


误区二
“大补特补,越贵越好?” —— 盲目进补要不得!


误区想法:得了肿瘤身体虚,多吃人参、灵芝、冬虫夏草、燕窝、海参... 越贵越稀有的补品效果越好。


科学真相:营养基础没打好,补品是空中楼阁。饭、肉、蛋、奶、豆制品、蔬菜水果里的基础营养是身体最需要的。很多保健品成分复杂,作用不明确,还可能与治疗产生冲突,影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


正确做法:优先保证均衡膳食!需额外补充时,应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指导下,选择正规的、有明确配方的医用营养补充剂(比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误区三
“发物不能吃?要忌口!” —— 过度忌口反伤身


误区想法:鸡、鸡蛋、鱼、虾、牛羊肉、韭菜等都是“发物”,吃了会让肿瘤长大或复发,不能碰。


科学真相:现代医学没有“发物”概念。这些食物恰恰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对修复组织、提升免疫力至关重要。

正确做法:在不过敏的前提下,鼓励吃各种优质蛋白!鸡肉、鱼肉、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都是好选择。烹饪宜清淡(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辛辣)。


误区四
“只喝汤,营养都在汤里?” —— 汤里真没多少干货


误区想法:炖了老母鸡汤、骨头汤,精华都在汤里,光喝汤,肉渣和骨头都扔掉。


科学真相:汤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嘌呤和少量矿物质(如盐),90%以上蛋白质仍然留在肉里。


正确做法:喝汤更要吃肉!把肉炖烂些方便老人咀嚼。直接吃肉或蛋更补充营养。


误区五
“吃素更健康,不吃肉?” —— 小心蛋白质不足!


误区想法:吃素更健康,或者胃口改变不想吃肉。


科学真相:肿瘤消耗大,对蛋白质需求量高。纯素食很难在有限的食量下(尤其老人胃口小)满足高蛋白需求,容易导致肌肉流失和营养不良。


正确做法:鼓励适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肉蛋奶)或优质植物蛋白(豆制品)。如果老人实在不想吃荤腥,要通过豆制品、奶制品、蛋类,甚至医生推荐的蛋白粉来补充足够蛋白质。


误区六
“没胃口就不吃?” —— 想办法也要吃!


误区想法:治疗副作用(恶心、呕吐、味觉改变、口腔溃疡)或者心情不好,完全没胃口。


科学真相:不吃只会让身体更虚弱,营养跟不上,副作用可能更严重,治疗耐受性变差。


正确做法:

少食多餐,把三顿大餐拆成5-6顿小餐,甚至更多。到点就少吃几口。


提升食欲:注重色香味(少油腻);尝试不同口味(酸甜可能开胃);营造舒适就餐环境。


选择高能量密度食物:胃口小就更要吃“精华”。比如在粥/面条里加肉末/蛋;喝酸奶、吃奶酪;吃香蕉、牛油果等。

利用营养补充剂:实在吃不够时,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全营养配方的口服营养补充剂,像“特殊奶粉”一样,小杯就能提供大量均衡营养。


老年肿瘤患者的居家营养管理,不是“苦行僧”修行,而是“智慧生活”的艺术!掌握这份“营养秘籍”,用优质蛋白、彩虹果蔬、全谷杂粮“武装”身体,让每一口饭都成为抗癌的“小战士”。抗癌路上,让我们更有力量!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