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危重病患者经常静脉输注晶体溶液,但是晶体液中的成分是否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尚不清楚。从历史上看,0.9%生理盐水是最常使用的静脉输注液体。数据显示静脉输注盐水与高氯性酸中毒、急性肾损伤和死亡有关。含有电解质的晶体液比如乳酸林格液或Plasma-Lyte A,其成分与血浆相似,被越来越多地使用,有逐渐替代生理盐水趋势。几项观察性研究和一些试验(before-and-after trial)提示输注平衡液与较低的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和死亡有关。然而,在两项前期(pilot)试验中发现输注平衡液和输注生理盐水患者的预后没有显著性差异。
为了验乞等渗晶体液成分对危重病成人患者临床预后的作用,2018年3月来自美国范德比尔特医学中心的Matthew W. Semler等在NEJM上公布了SMART试验结果。
该研究为单中心、实用、非盲法、簇随机的临床试验。共纳入了15802例入住ICU(单中心5个ICU参与)的成人患者。根据随机设计,如果患者需要输注等渗晶体液,偶数月患者输注生理盐水(盐水组),奇数月输注平衡液(乳酸林格或Plasma-Lyte A)(平衡液组),反之亦然。高钾血症和脑损伤是输注平衡晶体液的相对禁忌症。经治医生根据高钾血症或脑损伤的严重性选择输注生理盐水而不是平衡晶体液。临床医生根据用药的安全性,有权利选择生理盐水和平衡晶体液。主要终点为30天内出院时严重不良肾脏事件(复合终点,包括全因死亡、新发肾脏替代治疗和持续肾损伤[定义为肌酐比基线升高超过200%])。
结果发现,平衡晶体液组和盐水组严重不良肾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4.3%和15.4%(marginal OR, 0.91; 95% CI, 0.84 to 0.99; conditional OR 0.90; 95% CI, 0.82 to 0.99; P = 0.04)。30天在院死亡率分别为10.3%和11.1%(P = 0.06)。新发肾脏替代治疗率分别为2.5%和2.9%(P = 0.08),持续肾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6.4%和6.6%(P = 0.6)。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危重病成人患者,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相比,输注平衡晶体液能够降低严重不良肾脏事件。
译者注:
平衡晶体液有增加脑水肿的风险,因此脑水肿高风险者应谨慎使用。
文献出处:
N Engl J Med. 2018 Mar 1;378(9):829-839. doi: 10.1056/NEJMoa1711584. Epub 2018 Feb 27.
Balanced Crystalloids versus Saline in Critically Ill Adults.
来自: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作者:杨中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