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国胸痛中心大会是由我国现代胸痛中心发祥地一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于2011年发起并举办的,九年中,从400多人参与的胸痛中心论坛发展成为4000多人规模的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大会汇集了全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门以及医院的领导、心血管内科、急诊、院前急救、护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商讨我国胸痛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方向,制订和发布全国胸痛中心认证及质控标准,培训胸痛中心建设方法,是我国胸痛中心领域里的最高也是规模最大的学术平台,为我国胸痛中心的快速而规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九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大会执行主席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向定成教授发表的主旨概况。
向定成教授
据悉,本次大会由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联合主办,中国胸痛中心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联合承办。大会继续秉承开设院长论坛、质控与再认证论坛、急诊PCI论坛、院前急救论坛、抗栓论坛、心血管急危重症论坛、护理论坛,同时首次增设了“急性胸痛病例大赛”栏目,为胸痛中心一线人员提供交流千奇百怪的胸痛病例的平台。新增设的“5G与人工智能论坛”将为人工智能进入胸痛中心提供展示平台。而“战现场远程救治论坛”则将为军队医院如何搭建平战结合的远程急救体系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及相互交流的机会。
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向定成教授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周学君院长致欢迎辞,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王毅处长,广东省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医政处领导,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主席、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开幕式致辞。广州市卫生与健康委员会领导、医政处领导、南部战区总医院卫勤部文其武部长、护理部谢红珍主任、方唯一教授、陈纪言教授、王伟民教授、王焱教授、王乐丰教授、傅向华教授、杨丽霞教授、于波教授、苏晞教授、郭志刚教授、徐亚伟教授、袁祖贻教授、张钲教授、黄岚教授、陈茂教授、黄恺教授、李浪教授、高传玉教授、马礼坤教授、石蓓教授、曲新凯教授、边惠萍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周学君院长
周学君院长致辞中表示:“在南部战区总医院组建成立1周年之际,喜迎第九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举办,这也是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第5次承办胸痛盛会,既是对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胸痛工作开展的高度肯定,也是对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学科建设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始终秉持从医为道的职业操守,致力于学科发展、技术突破,致力于军民融合、国际交流,深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是南部战区辖区六省区域医疗中心、区域救治中心和区域保健中心,承担着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的使命任务。”
霍勇教授
大会主席霍勇教授做了《胸痛中心建设取得的成效》主题报告,将中国胸痛中心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的理论孕育期;第二阶段是2013年11月至2016年7月的经验探索期;第三阶段是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的快速发展期;第四阶段你2019年7月以来的深化发展期。霍勇教授表示,目前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和认证数量正在快速增长,未来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新时代将迎来三大转变:从以行业推动为主转变为行业与行政并举;从数量快速发展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并重;从以医疗机构为主转变为区域模式、三全模式。
葛均波教授
大会主席葛均波教授表示,2016年7月胸痛中心总部在苏州成立,经一大批有情怀、有担当的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于2019年7月完成1063家胸痛中心认证。“3年1000家”胸痛中心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意味着我国胸痛中心救治网络,在全国层面初步铺就,随之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管理和质控压力。未来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将加强与国家卫健委等各等级行政部门的联系,团结全国胸痛中心单位医院,汇聚更多力量,为胸痛中心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毅处长
王毅处长表示,胸痛中心建设是国家卫健委在医学学科发展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推进健康中国进程中的一次成功探索,当前国家卫健委已发布胸痛、心衰和房颤相关学科中心建设鼓励政策,未来还将进一步发布高血压和心脏康复等相应学科中心建设政策。希望在国家卫健委、学术组织、医疗机构、企业和民众的共同推动下,胸痛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能延伸到心衰、房颤、高血压、瓣膜等心血管疾病重要领域,通过心血管病管理中心建设,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聘请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为名誉主席,葛均波院士为主席,霍勇教授为执行主席兼办公室主任,各发起单位主要负责人及30个省联盟主席为副主席。王毅处长代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向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主席、执行主席和副主席颁发聘书。
会议亮点一:胸痛中心院长论坛
第一部分:胸痛中心国家政策解读,第二部分:胸痛中心建设要点及优秀院长经验分享。其中影响最深刻的是朱莉院长的精彩演讲,用“三个抓、三个不”做为总结。1、亲自抓:靠前指挥、真正落地,以身作则,2、真正抓:给人、给政策、给资源,3、持续抓:抓关键节点、人物、科室、部门。1、不开空头支票,2、不可老打折扣,3、不能有头无尾。
会议亮点二:未来已来--5G时代人工智能与急救论坛
5G在医疗急救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包括疾病预防、早期预警,还可以用在疾病发生后第一时间急救。从现场到院前到院内到急诊手术到院内治疗,后期康复以及出院后的全过程,5G都能发挥作用。在论坛期间,葛均波教授开场致辞,李苗老师分享了《智慧医学的前世今生》、杨振华老师分享了《5G+智能胸痛中心系统建设新实践》、张文老师分享了《视联网-胸痛联盟中的独特贡献》、杜威老师分享了《增强现实技术与胸痛急救的结合》、孙猛老师分享了《基于类脑的智能医疗专家服务构建》。
会议亮点三:广东省胸痛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仪式
会议期间同期举行了广东省胸痛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仪式,广东省护理学会周丽华秘书长致辞并宣读胸痛护理专委会成立及委员名单、并为委员颁发证书。周丽华秘书长表示:胸痛护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省护理学会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希望各位委员加强自身学习,强化临床护理理论、技术、服务能力以及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增强专科护理技术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认真分析胸痛护理领域在临床服务、专科发展等方面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关注国内、国际专科发展方向,积极为专委会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九年的探索推动过程中,胸痛中心建设成果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落地开花,超过4300家二级以上医院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其中1219家建设单位通过胸痛中心认证,标志着急性胸痛救治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成型。
我们相信,进入到第九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的今天,我们将会与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并随着学术水平的不断全球化使得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对外的影响力也会逐渐的壮大。相信这些都会在今后中国胸痛中心大会的每一届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