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已改变晚期肺癌治疗格局,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存率提升仍然有限。2023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项随机试验发现,即便是极早期(IA1-IA2)患者,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案,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仅约64%。
目前临床上缺乏风险分层标准来区分哪些患者有可能通过手术治愈,哪些患者需要辅助治疗。现有指南仅建议IB和IIA期高危患者接受辅助治疗,但何为“高危”尚缺乏充分验证。全球每年约10万早期肺癌患者因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而未充分治疗,并因此死于复发性NSCLC。
此前一项非随机研究提示,CLIA认证的14基因检测可能识别出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的早期患者。为了验证这一发现,国际研究团队开展了名为AIM-HIGH的3期随机试验。试验的中期结果于近日发表于《柳叶刀·呼吸病学》,带来重要证据:通过14基因检测锁定分子高危患者,接受铂类双药辅助化疗后,可使IA-IIA期非鳞状NSCLC的24个月无病生存率从79%跃升至96%!
截图来源: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研究从欧美共45个中心纳入449例18岁以上、ECOG体能状态评分0-1分的IA-IIA期非鳞NSCLC患者,通过经CLIA认证的14基因检测(通过定量PCR分析14个基因表达量)进行风险分层。236例被判定为分子高危(包括高风险和中风险)的患者按1:1随机分至铂类辅助化疗组(124例,接受4周期标准化疗)或观察组(112例)。
化疗组87例和观察组107例患者符合改良意向治疗(mITT,定义为在随机分组开始化疗或进入观察组时仍符合入组标准)的分析标准。mITT人群中两组基线特征均衡,分别有55%和54%为IA期,39%和41%为IB期,6%和5%为IIA期。
中期分析时,辅助化疗组和观察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5个月和19.0个月。结果显示,mITT人群中,辅助化疗组24个月无病生存率高达96%,显著优于观察组的79%,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78%(HR 0.22,P=0.0087)。目前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中位数均尚未出现,数据仍在积累中。
▲mITT人群中,辅助化疗组(蓝线)和观察组(红线)的无病生存率(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关键亚组分析显示,无论年龄(以65岁为分界点)、性别、吸烟史或手术方式如何,辅助化疗均能带来获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处于最早期的IA期患者同样受益,辅助化疗将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85%(HR 0.15,P=0.035)。
分子高危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的益处与EGFR突变状态无关。在mITT人群中,研究人员对辅助化疗组48例(54%)和观察组59例(53%)患者额外进行了二代测序,辅助化疗组6例患者和观察组5例患者体内发现了激活的EGFR突变,未观察到EGFR突变与无病生存期有关。
此外,治疗时机可能影响疗效。所有复发患者均在首次诊断后3.5个月后才开始化疗(P=0.042),提示快速启动治疗的重要性。
74%患者完成全部4周期治疗,87%患者完成至少3个周期治疗。辅助化疗的安全耐受性符合预期,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57%)、疲劳(36%)、贫血(26%)、便秘(26%)、腹泻(20%)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7%),仅1例(1%)死亡与化疗相关,与历史数据一致。
来源:医学新视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