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法断案之行政案例篇(9)本案启示】 快速提升中的医事立法,呼喊能有更多彰显法治效益的医事纠纷处置案

2021-10-23作者:壹声资讯
医事法学原创

本期编委:宋立志   温国明

作者:宋儒亮 温国明 余树林 欧阳兵 宋立志


点击查看案例介绍

点击查看各方意见


跟上医事立法的提升步伐是当前执法、司法和守法给力的当务之急

宋儒亮  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论坛报第二届医事法学理事会理事长、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主任

 

时代变化得非常快,事法制进展得非常迅速。这,过去案件的点评,略见一斑,又感触颇深。


案件点评,必须基于当时的法律法规来说,这是正确的。不溯及既往,就是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法律原则。


点评之余,又有些感慨:深感新时代以来的这10年,法制建设长足进步。可以这样说说,这10来年,法制进步可能快过原来几十年,事法制,更是代表。


一、法律制定加速进展、快速推进,强化法规学习已是当务之急


何以见得?以本案为例,从案情及其案情中的律师点评、医疗管理专家点评以及法官点评来看,他们都努力在克制,他们都坚持基于当时的法律法规谈案件处理之得失,法律人固有的“坚守”、“保守”特点,一览无余。


坚持既往的同时,也感觉到只言片语中的张力、追求。

认同他们这些点评观点,也真切感觉到这些评点内容在适合当时案件处理同时,与现有的立法相比,当时的观点及其做法也是有点太旧了、太久了!这其中的反差,不是这些点评专家的问题,而是时代的原因。现在的法律法规制定,进展太快了。因此,面对医疗案件,温馨提示的是,在要吸取其中的教训和领会其中的经验同时,更要提醒的是,当前的我们,我们要往前看、要往新的规定、要往新的立法看。不然在学到的所谓经验的同时,又可能已落后于这个时代了。


二、要有重新铺垫法律新知识的意识,要把新时代新法规掌握好


即使同样案情,假如现在来处理,答案可能大相径庭。

须重新洗牌,须重新铺垫,尤其在医事法学这个领域。要处理好民事、行政和刑事这方面的问题,这几部法律法规要特别予以重视、要特别及时跟进更新和要特别重点掌握。


它们就是《民法典》、《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以及明年要实施的《医师法》。


要在医事活动享受到公平正义,上述这几部医疗类法律必须全面精准贯彻下去。之所以是这几部法规,不仅是因名称改变的问题,更重要在于通过这几部法规,我们得以预测医事活动的走向和未来,因为从中我们看得出、看得到也看得见新的理念、原则和规则。同以往的医疗纠纷处置相比,这些法规规定中,已经有了许多革命性改变。


这其中,透过这些法规,最深刻改变就是,通过立法,我们这些单位和个人——医院、医师、患者及其患者近亲属,还有包括卫生行政机关,以及人民法院鉴定机构、检察院等等这些相关相关联的机构——的权利和义务被清晰化、明确化、规范化和实践化了。


站立于这些新法律法规面前,我们的高度提升了;当又面对这些法律法规,我们的基础提升了;当重新看待曾经处理的医疗纠纷时,我们的真正理念升华了。因此,会发觉这样的效果形成了:即便再面对同样的医疗纠纷,即使再面对同样的行为,当我们现在再处理时,因平理念、公平正义等等理念的渗入,处理方式、后果都可能不一样了。


这两点尤其明显: 一是,各方的权利义务更清晰。医院的职责更加清晰、医师职责更加清晰、监管的职责更加清晰及其相关各方的权利责任义务也更加清晰。二是,审查策略开始调整了。


原来那种以形式性审查为主、实质审查为辅的处理策略要调整了。既要有形式的审查,更要有实体的审查,为什么?实体上有哪些问题都摆在这个地方,比如看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就会发现,这真是一部权利和义务定得很细的一部法律法规。什么是违法、谁来负责、有什么后果,等等,逐字逐句摆在面前。立法水平高了,执法再不跟上,出问题的只能是医院、医生等自己了。


三、公权力机关监管,更多要体现为依法有否用心、是否给力上


立法水平提升,执法就必须跟上。这是法治基本要求。随之的进步就是,坚持形式和实质审查并重,就是必需的选择。


不可否认,事法制进步非常明显。如果案例的执法、司法、守法还停留在以往老一套的认知上,麻烦而困惑的。比如,面对医疗纠纷,原来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去医院当场闹吵,后来开始强调调解,到现在又开始注重找行政机关依法解决。为什么?立法定的越清晰明了,当事人用法的选择就更多,随之,执法、司法的跟进就自然了。


这个思路和趋势是符合立法导向的。结合监管中的行政机关,处理上能否兑现是依法,真是一大挑战,这不是慢任务,而是紧迫任务。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患者带着他的律师,带着他的清晰诉求,带着明白规定的法规,能不能回应出来?医院,它可能不回应、拖延;找到我们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行政机关不能拖了,你得回应,如果不回应或者回应不妥,长久的信访、可能的诉讼和向监察部门的投诉,就是后手。这其中,媒体的介入、自媒体的转载等等,会把问题既搞复杂,也搞成历史问题,其实最终结果对各方都不利。


时代在发展,立法在提升,到了要执法、司法和守法密切跟进的时候了!当前,对医院的管理,对医生的爱护,对患者的关心,更加要注重从法律的责任来强调,更加要开始从法律思维来调整,更加要践行从法治方式来应对,这就是时代赋予医事各方新期待。


行政监管等公权力机关们,更要顺应潮流新变化,聚焦立法新趋势,积极调整适应,切实跟进落实,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更好推进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