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GERD的治疗总目标是促进黏膜愈合、控制症状、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目前治疗方式主要分为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GERD的异质性大,针对不同患者往往需要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GERD的治疗流程见图7。
图7 GERD的治疗流程图
(一)基础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是GERD的基础治疗手段,GERD患者的其他治疗需建立在基础治疗之上。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戒烟、戒酒、睡前2~3 h禁食、避免食用诱发反流症状的食物(如咖啡、茶、碳酸饮料等)、抬高床头(约30°),超重和肥胖患者进行减重和合理运动等。
(二)药物治疗
GERD的药物治疗包括抑酸剂、抗酸剂和胃肠促动药等。
1.抑酸剂:
目前临床上的抑酸剂主要包括组胺H2受体阻断剂、PPI和P-CAB。组胺H2受体阻断剂通过竞争性可逆结合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PPI通过共价结合壁细胞活化态的质子泵,不可逆地抑制质子泵的活性,进而抑制胃酸分泌。P-CAB则通过竞争性结合活化和非活化态的质子泵中的钾离子,可逆地抑制质子泵的活性,进而抑制胃酸分泌。
目前研究显示,PPI在缓解GERD症状、愈合食管炎方面的疗效优于组胺H2受体阻断剂,而P-CAB的疗效非劣于PPI,PPI和P-CAB均为GERD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
① 对于初始治疗者,PPI的疗程为8周,单剂量PPI无效者可改用双倍剂量,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往往需要双倍剂量PPI;P-CAB的疗程≥4周;若一种抑酸药物无效可尝试更换另一种抑酸药物。
② 对于维持治疗(包括按需治疗和长期维持)者,初始治疗有效的NERD和RE洛杉矶分级A或B级患者可采用PPI或P-CAB按需治疗,PPI或P-CAB停药后症状复发、RE洛杉矶分级C或D级、经扩张治疗后合并食管狭窄的患者需要PPI或P-CAB长期维持。
③ 夜间酸突破(NAB)。NAB指在服用PPI的情况下,夜间(当晚22:00至次日晨8:00)胃内pH值<4.0的时间>1h。
NAB出现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① 夜间迷走神经激活,酸分泌剧烈;
② 无食物刺激时,能被PPI结合的激活的质子泵数量少;
③ 夜间质子泵更新,逃逸PPI的作用。
目前针对NAB的处理未有明确共识,美国的两项研究提示睡前加用H2受体阻断剂可改善NAB。据此,2022年美国胃肠病学院临床实践更新和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均指出,对于有持续性夜间症状、反流监测显示仍有夜间酸反流的患者,可在PPI治疗的基础上睡前加用组胺H2受体阻断剂,但需注意组胺H2受体阻断剂可能存在的快速耐药反应。也有小样本对照研究显示,使用P-CAB和长半衰期的PPI(如右兰索拉唑)也可能减少患者NAB的发生。
长期应用PPI可能发生某些不良反应,如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机会性感染、骨质疏松相关骨折、慢性肾病、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及痴呆等。目前并未明确PPI与这些不良结局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合理使用PPI的益处大于理论风险。目前关于长期使用P-CAB的不良反应研究较少。日本目前正在开展一项随机对照的VISION研究,旨在评估P-CAB的长期安全性,其中期(4年随访)分析显示P-CAB组的胃泌素水平持续高于PPI组,且P-CAB组的壁细胞和G细胞增生更为显著。
2.抗酸剂:
抗酸剂可直接快速中和胃酸,升高胃内pH值。临床上常用的抗酸剂有氢氧化铝、铝碳酸镁、海藻酸盐等。短期使用抗酸剂有助于快速缓解反流、烧心症状。
3.胃肠促动药:
胃肠促动药的作用机制不一,常见胃肠促动药包括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如红霉素及其类似物,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如多潘立酮,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如莫沙必利,具有多巴胺D2受体阻滞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双重作用的伊托必利,以及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西尼必利。胃肠促动药联合抑酸药物对缓解GERD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效,但对内镜下的黏膜愈合无促进作用。
(三)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抗反流手术包括内镜下射频消融术、经口无切口胃底折叠术(transoral incisionless fundoplication)、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roral endoscopic)等。
内镜下抗反流手术的适应证为GERD诊断明确、抑酸药物治疗有效、不愿长期服药或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而无法耐受者。
禁忌证包括:
① 长度>2 cm的食管裂孔疝;
② RE洛杉矶分级C或D级;
③ 长节段BE;
④ 存在食管不典型增生、门静脉高压和(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狭窄和食管溃疡;
⑤ 经术前测压评估,存在其他动力障碍性疾病和严重的食管体部蠕动失败。
拟行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前均应完善既往抑酸疗效评估、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测压和反流监测等,这些评估缺一不可,有助于明确诊断和了解食管功能改变,排除手术禁忌证。
(四)外科治疗
外科抗反流手术包括各种角度的胃底折叠术,2019年国际抗反流手术指南(ICARUS指南)认为,抗反流手术适应证包括:
① 有典型GERD症状,PPI治疗有效;
② 有GERD症状,内镜下发现食管裂孔疝、BE、RE洛杉矶分级B级以上;
③ 有GERD症状,X线检查发现存在食管裂孔疝。
抗反流手术禁忌证包括:
① 停药的情况下反流监测结果正常;
② 功能性食管疾病;
③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进行抗反流手术前必须进行内镜、食管反流监测和HREM检查以明确GERD的诊断并排除手术禁忌证。
磁环括约肌增强术(MSA)通过腹腔镜将磁珠环置于EGJ处,增强抗反流屏障。目前国内已有医疗机构进行MSA,其适应证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可作为胃底折叠术的补充治疗。
(五)其他治疗
经皮电刺激(TEA)是一种通过表面电刺激穴位的无创治疗方法,患者可居家进行。2021年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TEA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增强胃和食管的动力、升高LES压力,从而改善患者症状。但目前关于TEA的长期疗效和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确定。
近年来,GERD的补充和替代疗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补充和替代疗法包括针灸、艾灸、中草药治疗、行为干预、膳食补充剂等。有Meta分析显示常规治疗加用补充和替代疗法可能有助于控制GERD症状,但目前关于补充和替代疗法治疗GERD的研究均为小样本、低级别研究且异质性较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其对GERD的具体疗效。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食管疾病协作组
内容节选自《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疗规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