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翟振国教授团队开展的“Performance of Bleeding Risk Scores for Major Bleeding in Anticoagulated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Insights from the CURES Registry-2”研究在《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在线发表。该研究发现RIETE出血风险评分(BRS)在预测肺栓塞(PE)患者大出血方面表现出适度能力(AUC = 0.70),并且对于低风险患者,初始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相比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14天内更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相关。
研究要点和意义解读
该研究旨在评估现有出血风险评分在预测抗凝治疗期间急性肺栓塞(PE)患者90天内大出血(MB)的能力。本研究提出假说:现有出血风险评分系统能够有效预测接受抗凝治疗的中国PE患者发生大出血的风险。
2. 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
本研究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基于中国肺栓塞登记研究(CURES)。共计7,619名急性PE患者纳入分析,研究时间为2016年至2021年,所有患者至少随访90天。评估七种出血风险评分(RIETE、Kuijer、PE-SARD、BACS、HAS-BLED、DOAC及ATRIA)对90天内MB的预测性能,并比较不同抗凝治疗[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的效果。
3. 主要发现(Main findings)
在所有评分中,RIETE评分对于预测MB的能力相对较好,AUC值为0.70,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负预测值(NPV)。此外,基于RIETE评分评估为低风险的患者初始使用DOAC治疗时,14天内的复合结局(包括死亡、VTE复发和重大出血)明显低于使用LMWH的患者。
4. 创新点(Novelty)
首次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国PE患者数据对现有出血风险评分进行验证,研究发现RIETE评分在中国人群中有中等预测效能,并进一步探讨了出血风险评分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
5. 临床意义(Clinical implications)
RIETE评分对中国PE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效果中等,可能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抗凝策略,本研究强调了对特定患者群体进行个性化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有必要建立新的出血预测模型,进一步提高对出血的评估效能,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背景
PE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抗凝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抗凝治疗伴随有大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在高风险患者群体中。现有的出血风险评分大多数是在西方人群中开发并验证的,对于东亚人群的适用性缺乏前瞻性、多中心数据验证。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 中国肺血栓栓塞注册研究(China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REgistry Study, CURES)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连续入组的PE患者研究(NCT02943343)。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并获得了机构审查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16-sw-7)。患者于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被纳入试验,随访至少90日。排除有显著基线缺失数据或拒绝长期随访的患者。
研究方法 使用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改善(NRI)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出血风险评分的预测性能。根据基线特征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我们分析了初始DOAC和LMWH对结局的影响。研究终点为90天内MB和复合结局(全因死亡、VTE复发和MB)。
研究结果
01
研究对象特征
共有7,619例急性PE患者被纳入分析(图1)。平均年龄63岁,男性3987例(52.3%),平均BMI 24.2 kg/m2。1,098例患者(14.4%)患癌症,112例(1.5%)有MB病史。585例患者(7.7%)记录了以晕厥为表现的PE,751例(9.9%)的脉率≥110次/min,1,635例(21.5%)诊断RVD。入院时,3025例(39.7%)患者存在贫血,898例(11.8%)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在急性治疗期,6052例患者(79.4%)接受了LMWH治疗,652例患者(8.6%)接受了DOAC治疗,392例患者(5.1%)接受了全身性溶栓治疗。所有参与者中,412例(5.4%)失访,521例(6.8%)在90天内死亡。MB发生率为1.4%(107例),VTE复发35例(0.5%)。
图1
02
基于来自VTE人群的出血评分的风险分层
在所有4种评分中,预测的出血率与观察到的出血率相似(图2)。MB的累积发生率随着风险分层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图3,校正后P-value <0.05)。然而,使用Kuijer和PE-SARD评分分类的中危和高危患者之间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校正后P-value >0.1)。
图2 根据出血风险分级观察和预测的大出血率。A. PE-SARD. B. RIETE. C. Kuijer. D. BACS
图3 Kaplan-Meier曲线显示4种出血风险评分的90天大出血累积发生率
03
RIETE BRS高危患者的MB风险显著增高
RIETE BRS高危患者的MB风险显著高于中危患者(90天,校正sHR: 4.11, 95% CI, 2.47 ~ 6.87;P<0.05),在14天和30天随访时的结果相似。在90日随访期间,所有评分的AUC均在0.6 ~ 0.7之间,其中RIETE BRS的AUC最高(0.70, 95% CI, 0.65 ~ 0.75)。评分显示出相似的Brier评分,在预测90天MB方面,除BACS、ATRIA评分外,所有评分的校准度均可接受(表1,图4)。在90天随访时,RIETE BRS的总体NRI和阴性NRI均显著高于HAS-BLED评分(P < 0.05)。尽管RIETE BRS对IDI有改善作用,但与HAS-BLED和BAC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A分析显示,RIETE BRS评分在0 ~ 3%范围内优于所有评分,而BACS评分在3% ~ 10%范围内优于BACS评分(图5)。
表1 出血风险评分对大出血事件的预测性能
图4 出血风险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图5 预测大出血事件的决策曲线分析
04
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在6,921名抗凝治疗患者的亚组分析中,RIETE BRS表现出最高的AUC值(0.71),并且具有最高的敏感性(75.35%)和负预测值(99.47%)。相比其他评分,RIETE BRS的NRI明显优于Kuijer、PE-SARD、BACS、ATRIA和DOAC评分。在非癌症患者中,AUC值范围为0.57到0.72。在癌症患者中,评分的表现普遍较差,AUC值范围为0.44到0.63。敏感性分析表明,排除缺失数据后的评分在14、30和90天的区分性能为中等,RIETE BRS在90天时的AUC为0.70,与主要结果一致。排除失访的患者对评分性能没有影响。对抗凝治疗亚组进行的类似分析显示,结果与主要发现一致。
05
大出血的预测因素分析
年龄≥65岁(sHR = 1.61, 95% CI, 1.06-2.47)、活动性癌症(sHR = 1.68, 95% CI, 1.02-2.74)、胃肠道疾病(sHR = 2.04, 95% CI, 1.17-3.55)、既往重大出血史(sHR = 5.75, 95% CI, 2.97-11.15)等为PE患者90天大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图6)。在接受抗凝治疗的亚组中,类似的结果也得到了验证。此外,结缔组织病(sHR = 2.46, 95% CI, 1.09-5.53)和神经系统疾病(sHR = 1.95, 95% CI, 1.13-3.38)是抗凝治疗患者中大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
图7 接受抗凝治疗的肺栓塞患者90天大出血的多因素分析
06
临床应用
RIETE BRS的最佳阈值将患者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组,并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平衡两组抗凝治疗的协变量(图8)。在低风险患者中,初期使用DOAC与LMWH相比,在14天内复合结局发生率较低(HR = 0.13,95% CI,0.02-0.93)。对于高风险患者,初期抗凝治疗选择对结局没有显著影响;排除住院死亡患者后,低风险组在出院时使用DOAC的患者与LMWH相比,未表现出更高的大出血或复合结局风险。
图8 评估初始抗凝急性期DOAC组和LMWH组之间的匹配质量
总结展望
本研究测试了源自VTE或AF人群的出血风险评分,结果显示其预测性能适中。在这些评分中,RIETE BRS在预测大出血方面表现出中等能力,可能有助于识别低风险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更适合使用DOACs进行初始抗凝治疗。然而,由于评分的表现较为适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验证这些发现并完善出血风险评分在急性PTE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翟振国教授团队利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数据对现有出血风险评分在PTE人群中进行了验证。目前该团队评估了不同的出血风险评分,特别是RIETE BRS在预测大出血方面表现出适度的能力,提示其可能有助于识别低风险患者并为个性化抗凝治疗提供指导,但仍需进一步优化评分工具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但该研究可能仍存在残余混杂偏倚影响结果。此外,由于数据限制,无法分析癌症的具体位置或分期,而这些因素可能显著影响出血风险。另一个局限性是,血小板减少症的评估基于入院时的血小板计数,未进一步分析其严重程度或潜在原因。
CURES研究组谨向所有参与中国肺血栓栓塞症注册登记研究(CURES)的协作单位、临床专家及科研同仁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该研究得到了以下基金资助: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2023YFC2507200)、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创新基金(CIFMS)(2021-I2M-1-061, 2021-I2M-1-049)、国家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资金(2022-NHLHCRF-LX-01)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41029)
来源 中日肺血管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