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城乡基层地区,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常见病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健康,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然而,由于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居民健康意识有待提升等原因,城乡基层常见病的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城乡常见病防治工作,强调以基层为重点,实施全周期、一体化管理。在此过程中,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医学理念和治疗手段,在城乡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深入挖掘中医药在城乡常见病防治中的潜力,助力广大基层医生提升诊疗水平,中国医学论坛报特举办城乡常见病防治访谈活动。在第七期中,各位医务工作者主要围绕心血管事件链的干预展开分享,现整理精粹如下。
专家简历
滑动查看完整简历
心血管事件链的早期干预与糖尿病管理
河南省荥阳市人民医院郑全理主任指出,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链的早期危险因素,其管理对于预防后续心血管事件至关重要。他介绍了糖尿病管理的“五驾马车”模式,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规范治疗等方面,并强调了中医药(如津力达颗粒)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能够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并缓解患者相关症状。
河南省许昌市北海医院王建伟主任分析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趋势、诊断方法及治疗挑战,指出县域内脑卒中患者数量逐年攀升,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且季节性波动明显。他还提到县级医院在诊断技术方面的限制,并提出应对方案,如推广卒中急救地图、配备便携设备、强化基层培训、建立全周期电子健康档案。
心肌梗死的救治与胸痛中心建设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谷新伟主任分享了巩义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经验及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他强调,通过多学科协作,胸痛中心为患者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救治,显著降低了心肌梗死等高危胸痛患者的再灌注时间和死亡率。
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张清范主任介绍了所在医院胸痛中心的“三全模式”建设及成效,即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程管理,提高了全院及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对胸痛的认知和救治能力。通过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医院的救治能力显著提升,患者从发病到开通血管的时间大幅缩短,急救流程更加顺畅。同时,结合慢病管理措施,如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免费药物发放和监测,有效减少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节约了医疗资源。
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高威主任指出,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中成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治疗室性早搏方面,参松养心胶囊可作为西药的补充或替代,尤其适用于症状轻微、不能耐受西药副作用的患者,其多靶点作用机制可调节心肌细胞离子通道、抗氧化抗炎,且安全性高。
河南省固始县中医院赵建河主任结合所在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及运营情况,分享了中医适宜技术及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救治中的应用体会。他指出,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西药可有效缓解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管理
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张清范主任强调,心力衰竭是心血管事件链的终末阶段,其管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通过胸痛中心及慢病管理措施,如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免费药物发放和监测,有效减少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节约了医疗资源。
河南省固始县中医院赵建河表示,芪苈强心胶囊作为标准治疗的增效剂,能够改善心功能、心室重构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住院率,尤其在基层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高威主任也指出,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芪苈强心胶囊能够填补治疗空白,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小结
心血管事件链的管理是当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关键。从糖尿病的早期干预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医药贯穿全程。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血糖监测,糖尿病管理可延缓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治疗中,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中药能改善微循环、减少早搏次数。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芪苈强心胶囊可改善心功能、降低住院率。中西医结合模式提升了治疗效果,优化了医疗资源利用,为心血管疾病的全程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