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头晕和眩晕是神经科门诊和急诊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在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5%~10%,急诊就诊患者中占3.5%~4.4%。在急性头晕诊断过程中,一方面要认识到其常见病如前庭周围性疾病,另一方面要以优先检出中枢性病因所致的恶性眩晕为首要原则。
临床特征 | 周围性眩晕 | 中枢性眩晕 |
常见疾病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迷路炎、中耳炎、乳突炎、咽鼓管阻塞、耳硬化症等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前庭性偏头痛、小脑肿瘤、脑干(脑桥和延髓)病变、听神经瘤、第四脑室肿瘤、颞叶肿瘤、颞叶癫痫等 |
病变部位 | 前庭感受器及前庭神经颅外段(未出内听道) | 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小脑、大脑皮质 |
眩晕程度及持续时间 | 发作性、症状重、持续时间短 | 症状轻、持续时间长 |
眩晕类型 | 突发性旋转 | 旋转性或非旋转性 |
眼球震颤 | 幅度小、多水平或水平加旋转、眼震快相向健侧或慢相向病灶侧 | 幅度大、形式多变、眼震方向不一致 |
平衡障碍 | 较重,倾倒方向与眼震颤慢相一致,与头位有关 | 较轻,倾倒方向不定,与头位无一定关系 |
前庭功能 试验 | 无反应或反应减弱 | 反应正常 |
听觉损伤 | 伴耳鸣、听力减退 | 不明显 |
神经系统 体征 | 无 | 常见 |
自主神经 症状 | 重,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 | 很少有或不明显 |
起病形式与病程:急性,发作性,慢性。
诱因:头位、体位变化,外伤,药物等。
核心症状:
伴随症状:伴随任何脑干小脑症状均应警惕中枢性眩晕,如意识障碍、复视、面瘫、构音障碍、麻木、肢体无力、共济失调等。
既往史:既往眩晕发作情况,既往视神经炎及脊髓炎病史,既往血管病史,血管病危险因素等。
全面的神经系统查体是基础,伴随任何局灶神经缺损体征均应警惕中枢性眩晕。
一般查体: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心血管检查:心脏听诊,卧立位血压/双侧血压,颈部血管杂音。
眼部检查:眼位、眼震、眼动、平滑追踪、扫视、会聚、交替遮盖试验等。
耳部检查:外耳道视诊(有无带状疱疹)、听力、Rinne及Weber试验等。
前庭相关检查:头脉冲试验、位置试验等。
其他神经系统查体:尤其是颅神经查体、病理征、共济及步态。
HINTS试验是头脉冲试验(Head Impulse)、凝视诱发眼震(gaze-evoked Nystagmus)及眼偏斜试验(Test of Skew)的缩写,可以快捷有效区分中枢性眩晕及外周性眩晕,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可分别高达96.7%及94.8%。如出现以下任何一点,应警惕中枢性眩晕:
以下征象提示中枢性眩晕:
任何的垂直性眼震;
任何方向变化的眼震或凝视诱发的眼震;
头脉冲试验阴性;
交替遮盖试验眼位变化;
任何局灶神经缺损体征,尤其关注后循环体征如眼动障碍、INO、Horner综合征等。
基础检查:相关基础血液化验、心电图、头CT。
如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眩晕需尽快完善头MRI、血管评估或腰穿等。
血管源性头晕与眩晕的诊断
血管源性眩晕和头晕分为4类,即卒中引起的眩晕或头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引起的眩晕或头晕、孤立迷路梗死或出血和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急性持续性血管源性眩晕或头晕
急性持续性血管源性眩晕或头晕的诊断应满足A~C标准。
A.持续24 h以上的急性眩晕、头晕或不稳定。
B.脑或内耳缺血或出血的影像学证据,与症状、体征、表现相对应。
C.不能由另一种疾病更好地解释。
短暂性血管源性眩晕/头晕或急性进行性血管源性眩晕/头晕诊断
短暂性血管源性眩晕/头晕或急性进行性血管源性眩晕/头晕,应符合A~C标准。
A.持续时间小于24 h的急性自发性眩晕、头晕或不稳。
B.脑或内耳缺血或出血的影像学证据,与症状、体征和表现相对应。
C.不能由另一种疾病更好地解释。
椎动脉压迫综合征(VACS)的诊断
诊断VACS应满足标准A~D。
A. 由颈部持续偏心位置引起的眩晕伴或不伴耳鸣,特别是在身体直立位置。
B. 发作时出现眼球震颤。
C. 在头部旋转运动时满足(1)或(2):
(1)使用动态血管造影记录到VA受压;
(2)经颅多普勒显示后循环中的血流量减少。
D. 不能由其他疾病更好地解释。
来源:血管源性眩晕和头晕:诊断标准——巴拉尼协会前庭神经疾病分会委员会的共识介绍和解读(一)
急性轻型卒中相关前庭症状的临床特征:
发病时前庭症状类型以头晕最常见,其次为姿势性症状和眩晕,前庭-视觉症状最少见。
轻型卒中相关前庭症状整体恢复情况较好,尤其早期恢复较快,在发病后2周50.3%的患者前庭症状缓解。
与非后循环近端卒中患者相比,后循环近段卒中患者的前庭症状持续时间更长。
内容详见:
血管源性孤立性眩晕是什么?
由脑血管病变所致的孤立性眩晕(头晕/眩晕、眼震、不稳、恶心/呕吐),伴或不伴听力下降称为血管源性孤立性眩晕。
急性前庭综合征
现有研究表明,失能性前庭症状、CTP灌注不足、短发病至入院时间(ODT)似乎是血管源性孤立性眩晕静脉溶栓的指导因素。
眩晕需要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但药物治疗主要是减轻眩晕的症状。复位技术是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也会经常使用药物治疗,抗组胺药和苯二氮䓬类药物是常用的眩晕“前庭抑制剂”。
中等强度的证据表明,与单剂苯二氮䓬类药物相比,2 h内单剂抗组胺药更能缓解眩晕。此外,现有证据未发现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以改善急性眩晕任何结局指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李淑娟教授
晕是一般人常有的感觉,但对于临床医生,鉴别的关键是患者到底是眩晕还是头晕?
眩晕是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伴有恶心甚至呕吐。眩晕也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周围性眩晕,以耳石症多见,是由于内耳平衡不好或内耳有急、慢性炎症而导致的。耳石症的临床症状包括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且多与体位有关。例如,有些患者后仰时发生,有些患者起床或翻身时发生,一般约5~10秒后好转。这类患者可能会有耳鸣,尤其是高调的蝉鸣音,大多没有听力的问题。耳石症在临床很常见,其诱因包括劳累、着急、生气、睡眠不佳、感冒发烧等。
耳石症眩晕患者在神经内科、耳鼻喉科比较常见。在一些基层医院,这类患者有时会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或脑血管病、脑梗。但实际上,耳石症与脑梗是有明显区别的。临床需要对眩晕进行鉴别诊断。
脑干尤其是延髓梗死、小脑梗死或出血也会出现明显的眩晕。但脑梗一定伴随有其他的神经系统体征。
脑梗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而耳石症最有效的处理措施是手法复位,此外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和眩晕宁,同时辅以大量饮水、休息、调整情绪等,大多数患者也可以好转。
眩晕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症状,此外,有很多患者是头昏,这是另一类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头昏患者有时在基层医院也会被诊断为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等。但事实上,很多疾病都会表现为头昏、头痛,如高血压、焦虑、抑郁、睡眠不佳等。对于这类患者,在门诊中需要仔细询问其病史,进行鉴别诊断。
患者是真晕还是假晕?
良性复发性眩晕病例分享
头晕加重!到底是谁惹的祸?
青少年头晕:小心这个病丨疑难探究
药物所导致的眩晕有哪些原因?
开放时间:2022年12月10日
开放时间:2022年12月11日
开放时间:2022年12月13日
最新指南 | 2022 AAN实践指南: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预防
重磅!JAMA Neurology发表缪中荣教授团队全球首项颅内药物涂层支架临床试验结果
神经影像问答:脑干梗死后华勒氏变性(WD)有什么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
徐运:缺血性卒中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及评估丨CSA&TISC2022
急性脑出血体检与实验室评估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