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接近一半的肿瘤都转移到肝脏,医生带你破解

2024-05-25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肝脏,人体“C位担当”


大家知道,我们的肝脏在哪儿吗?


有人说,不就在右上腹嘛。


确实,肝脏大部分位于右上腹,但还有小部分位于左上腹。


肝脏周围的“邻居”(器官)特别多,包括胃、十二指肠、胆囊、胰腺、脾脏,都跟肝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临床上,还会将肝脏分叶、分段,这对于描述肿瘤位置,后续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


肝转移会经常发生吗?


经常会听到身边的患者朋友们说,自己得了肠癌之后,又发生肝转移。


肝转移,真的有那么高发吗?


中山六院李国林医生表示,理论上,超过一半的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转移。


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发现有肝转移了。还有15%~25%的患者做完肠癌手术,可能过几年之后,在肝脏又发现了一个病灶,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


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未经治疗的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无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5%,而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或NED状态)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7%。


转移瘤为什么偏爱肝脏呢?


首先,从解剖学角度看,肝脏接受了胃肠道血液回流,肿瘤便容易沿着血液跑到肝脏去。


其次,这跟肝脏微环境有关,有时候肝脏微环境的细胞会“募集”一些肿瘤细胞到肝脏定植,然后发生发展。


总体来说,肿瘤容易跑到肝脏,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肝转移瘤会出现哪些症状?


前面提到,肝脏周围的“邻居”(器官)很多,所以,肝转移早期会出现非特异性的症状表现,有些症状可能跟周边脏器的表现很像,比如消化不良、反酸嗳气、浅表性胃炎等。


很多人以为是胃不舒服,自己吃点胃药就好了,没有重视。


但如果是肝转移瘤,这些症状会反反复复,总好不了。


另外,有的患者在肝转移前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这是因为肝脏本身就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器官。


李国林表示,可以这样理解:肝脏里有三队人在工作,肝脏受损时,有一队人被打倒了,剩下的两队人继续工作,依然能够让肝脏正常运转,人体不会出现什么异常。


但人手少了,工作量没有减少,久而久之,剩下的两队人就会感到疲劳,工作效率下降,最终导致肝功能的破坏,这时候就到了肿瘤的中晚期。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食欲变差,眼白发黄,出现黄疸迹象。


如何及早发现肝转移瘤?


既然肝转移瘤不容易察觉,那么,我们会更多地借助检查手段,及早发现肿瘤,以下几点,大家要注意:


01
肠癌要常规筛查评估肝脏


02
肝脏囊性小病灶要谨慎对待,动态随访


如果随访过程中,病灶没有明显变化,我们会考虑是良性囊肿。


但如果病灶是突然出现的,或者病灶在逐渐变大,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03
注意肠道与肝脏双原发肿瘤


指的是肠道和肝脏都发现了肿瘤,且两个部位的肿瘤在性质上没有任何关联。


04
至少两种影像学确认:增强CT、肝脏超声造影、普美显示动态增强MR


这样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05
必要时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在症状不典型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发现肝转移瘤要怎么办?


对于肠癌肝转移,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使肝脏的病灶失去活性,或者彻底清除掉。


那么,我们要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呢?


首先,治疗之前,医生需要进行精准评估,包括影像精准评估和基因精准评估。


影像精准评估,就是医生看片子,评估肝脏里的病灶有多大、分布在哪里、跟周围的血管和胆管有没有关系。


这些细节信息都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策略的制定。


基因精准评估,即对基因状态的评估。


不同的基因状态会对治疗产生重要影响。常见的基因状态包括微卫星是否稳定,错配修复基因是否缺失,这些都会影响到手术能否获益。还有RAS基因、BRAF基因、HER2基因等是否发生突变,对于医生选择靶向药物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评估结束后,接下来该怎么处理?要不要把肿瘤切掉,还是怎么样应对?


李国林指出,我们主要有三方面的治疗,相当于三驾马车同时进行,包括手术、消融、转化。


必要的时候,我们还会采取MDT多学科协作的模式,也就是不同专科医生一起探讨这个患者的情况,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年龄、器官功能、合并症等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治疗目标,给予患者最合理的检查和最恰当的综合治疗方案


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会坚持手术治疗,认为切掉肿瘤就好了。


其实,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考虑得更多的不是技术可切除肿瘤,而是肿瘤学可切除。


有时候,从肉眼看,医生把肿瘤切得干干净净,但实际上谁都无法担保,肿瘤不会复发、转移。


另外,手术可以根治肿瘤,但并不是所有转移瘤都适合手术切除,并不是所有病例都适合马上手术切除,部分患者需要放疗、化疗后,才适合动手术。


所以,要不要手术,需要医生平衡利弊,做出决策。


如果要做手术,肝脏外科也有“十八般武器”,包括超声、超声刀、微波刀、百克钳等。


问答


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还有没有治疗价值?

肿瘤转移到肝脏,说明已经到了癌症晚期。按照以往的观念来说,癌症晚期可能治疗价值不大。


但随着药物更新换代,治疗理念、技术日新月异,临床上可以看到,很多晚期癌症患者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大家不用太灰心。


转移性肝癌比原发性肝癌的恶性程度更高吗?

这两类肿瘤的恶性程度都是偏高的,但药物研发的进步,尤其是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的出现,能够帮助患者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更关键的是,要定期随访体检,早发现早干预。


来源:中山六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