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机械通气是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呼吸支持的主要手段。与其他呼吸支持技术相似,机械通气本身其实并不能治疗原发疾病,多数时候只是为原发疾病的治疗争取时间。然而,机械通气作为一把“双刃剑”,不合理的模式和参数设置也会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比如人机不同步导致气压伤、镇痛镇静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引起的谵妄、神经肌肉损害等。因此,如何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这在临床上尤为重要。为此,临床医生不仅要根据患者的原发疾病、基础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制订合理的通气目标,也需要对患者的通气需求和人机同步性做出合理的判断,机械通气波形分析则是非常基础而又重要的手段之一。常见波形分为“时间波形”和“环”两大类,其中“时间波形”临床更常用。本篇主要讲述机械通气波形分析的基础内容部分。
肺通气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外的压力差值。生理状态下的通气始于吸气肌的收缩,使得胸腔内压下降,从而扩张肺泡降低肺泡内压,此时肺内压力低于肺外压力,气流进入肺内,即“水往低处流,气往低压走”。由于呼吸系统阻力的存在(主要是黏性阻力和弹性阻力两部分),肺外气体以何种状态(流量的高低)、何种结果(容量的大小)进入肺内,不仅受吸气动力的影响,也受呼吸系统阻力的影响。吸气过程其实是从势能(压差)→动能(流量)→势能(容量)的转换过程。
图1 肺通气的球管模型
从图1模型可以看到,肺外气体进入肺内首先需要克服气道的黏性阻力(气道阻力的主要成分)。当气道阻力一定时,两端压力差越大,气流量越高;而气道阻力的高低则与气道长度、半径和气流形态(层流或湍流)有关。对于气道末端的肺泡而言,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一个个的“小气球”。肺泡有弹性回缩力(阻力),在气流进入打开肺泡的过程同样需要克服弹性阻力(阻止气体进入肺内)。肺泡最终的力学平衡即为肺泡内压(向外)、肺泡本身的弹性回缩压(向内)和肺泡外压(可正可负)这三种压力的平衡,有多少气体进入肺泡(潮气量)会同时受这三者的影响。简单地说,吸气流量的大小受气道内外压力差和气道阻力的影响,潮气量的高低受跨肺泡压力(跨肺压)的高低和肺泡顺应性大小的影响。由于肺组织位于胸腔内部,肺泡外的压力(胸腔压)也同时受胸壁、胸腔和腹腔的影响。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预设的压力决定了肺泡内压的高低,呼吸系统顺应性即为弹性阻力,自主呼气的强弱则决定了肺泡外压力(胸腔压)的高低。肺通气最终的结果即为动力(肌肉)和阻力(呼吸系统)的平衡,而运动方程即为对气流进出肺过程的力学总结。
运动方程
动力(P呼吸机+P呼吸肌)=阻力(流量×气道阻力+潮气量/呼吸系统顺应性+PEEP总)
机械通气时通气动力来源于两部分,即呼吸机的正压和自主吸气的负压。运动方程左边部分代表通气的动力来源,由呼吸机预设的压力(正压)和患者自主吸气驱动(负压,扩张肺泡)两部分组成;右边部分代表通气的阻力来源,其中PEEP总代表呼气末吸气初肺泡内压力(含PEEPi部分)。正压通气可以分为容量目标通气和压力目标通气,压力目标通气时方程左边部分相对固定,而容量目标通气时右边部分相对固定;很容易看出不同目标通气下,哪些是恒量,哪些是变量,其中的变量正是我们需要进行评估分析的。需要强调的是,运动方程可以反映每个时间点的动力和阻力的平衡,更强调的是“动”而不是“静”,理解这一点对于波形分析非常重要。
未完待续
来源 重症肺言 作者 何春凤 何国军
肺问肺答|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有哪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