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博罗县人民医院 陈月嫦
根据2013年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0.4%,而且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上升。低血糖是糖尿病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但仍有许多患者并未充分认识到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可导致不适甚至生命危险,也是血糖达标的主要障碍。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自我学习预防、识别和治疗低血糖。
01
低血糖究竟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①日常工作中,低血糖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或处理日常工作有困难,有时可能出现动作协调性差,心慌、出汗、饥饿感、无力或肢体麻木和头晕等症状,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如驾驶车辆、操作机器等。
②在老年患者中,重度低血糖与痴呆风险增加相关。尽管尚不清楚低血糖是否是因果关系,但严重的低血糖也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轻度智力障碍和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是严重低血糖的潜在长期并发症,例如偏瘫和桥脑功能障碍。
③患者对低血糖及其后果的恐惧可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02
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原因
①血糖控制目标设定过于严格或片面追求短期达标;
②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制订或胰岛素剂量调整不合理;
③饮食结构不当,导致摄入热量过低,或运动过量;
④血糖监测时间点有误或频率不足;
⑤合并用药:使用胰岛素同时应用某些能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药物,如磺胺类、水杨酸制剂等;
⑥合并特殊情况:呕吐、腹泻、分娩后,同时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肝肾功能不全等疾患;
⑦预混胰岛素治疗时比例不恰当、预混制剂使用前未充分摇匀或胰岛素使用不当等。
⑧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
03
怎么知道我的血糖低?--识别低血糖
低血糖症的确定:根据Whipple(低血糖)三联征①低血糖症状;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③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可因不同病因、血糖下降程度和速度、个体反应性和耐受性不同而表现多样化。低血糖可引起神经源性(自主神经性)症状和神经低血糖症状。在中老年患者和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神经低血糖表现可能多于低血糖的神经源性表现。具体表现如下表:
神经源性(自主神经)
手抖、心慌、出汗、焦虑、饥饿、恶心、激动
神经低血糖症状
头晕、无力、嗜睡、谵妄、意识模糊、抽搐、昏迷
04
发生低血糖怎么办?--低血糖处理
轻度至中度低血糖应通过口服摄入15g碳水化合物来治疗,以葡萄糖为佳。患者应在15分钟内重新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水平仍≤3.9mmol/L,则应再用15 g碳水化合物进行治疗。
重度低血糖导致昏迷不能进食者,则立即送医,医生根据血糖情况给予50%葡萄糖液20~40 ml静脉注射,或胰高血糖素0.5~1.0 mg肌注。
15g碳水化合物是多少啊?
15 g碳水化合物=15g葡萄糖=175ml果汁或汽水=15ml蜂蜜=钙奶饼干2片=糖块3块=无糖面包1片=l两馒头=1/3个水果。
05
应怎样预防低血糖?--低血糖预防
(1)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地调整剂量;
(2)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则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
(3)重视自我血糖监测;
(4)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5)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6)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生低血糖:应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并适当调整血糖控制目标;
(7)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应积极寻找原因,精心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和用量;
(8)糖尿病患者应常规随身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食用。
06
总结
低血糖症是临床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之一,血糖严重过低而又得不到及时和恰当治疗,可导致患者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糖尿病患者是低血糖症发生的高危人群,患者需要知道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和危害并引起重视。使用降糖药物前需看清药物名称、用法用量,防止漏服、错服等情况发生。生活上注意合理饮食,进食应规律,而且应定时、定量。运动尽量安排在饭后1小时左右,且避免运动过量,运动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病程、并发症等原因,血糖控制目标有所不同,应定期复诊按照医生设定血糖目标监测血糖。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及时监测血糖,并进食。
来源:岭南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