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8年6月的一天早上,78岁的石大爷突然发现嘴里的假牙不见了,他和家人都以为是假牙装得不牢靠,可能不经意间掉了,便没有在意。
2018年9月,石大爷因为脑梗去当地医院就诊,在CT显示肺部有阴影,却没有引起医生重视。此后石大爷总是隔三差五地发烧。直至2019年1月7日,石大爷高烧持续3天,普通消炎药物无法退热,住进了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又做了一次CT检查,发现肺部阴影很像是某种骨性异物。简短的询问后,大夫立刻怀疑是不是石大爷的假牙落进了肺里?
请呼吸科会诊后,医生对比了石大爷去年9月和今年1月的两张CT片,发现两张CT片拍摄的间隔期内,异物从左主支气管掉入了右肺,正是这个异物导致了石大爷反复肺部感染、高烧不退。
当天下午,呼吸科医生便为石大爷安排了急诊硬质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取出了一排长近4cm的假牙。这是迄今这家医院取出的“最大的牙齿”,以往只取过掉入气管的一颗一颗的牙齿。假牙取出后,石大爷的高烧退了,身体也逐渐好转。
▲假牙取出视频
假牙掉进肺里,这事新鲜吧。好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这些新鲜事都能解决。下面,让我们看看1月24日的《中国医学论坛报》中还有哪些新鲜事吧。
百舸争流,中国学者勇立潮头——第7届CSCO-CMT 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评选揭晓(B1~B2版)
近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CMT)联合举办的第7届“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评选”活动终于揭晓悬念。本次入围候选的研究共有30多项,均为中国学者于2017年12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在顶级国际医学期刊发表或重要国际会议上口头报告的临床研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涉及学科上,与往年相比均有所突破,彰显了我国临床肿瘤学研究整体实力的提升。
数十位来自各学科的特邀专家评委基于创新性、研究设计科学性、对临床实践的潜在价值以及国际影响力四个方面综合考量后慎重评分,最终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3项研究,我们将研究内容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国家科技奖专题报道(A3~A4版)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医药卫生领域有5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个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报为您介绍部分获奖项目。
协和心内疑难病案室专栏:奇怪的“心肌酶”升高(C2~C3版)
“协和心内疑难病案室”视频专栏于2017年2月在《中国医学论坛报》官方app“壹生”首次推出,每月更新一期,反响热烈。为响应众多医生小伙伴深度学习的需求,我们特邀协和心内团队将部分讲课整理成文。
本期病例中,患者为64岁男性,双下肢无力3年,活动后气短2年,加重1个月收入院。医生是如何对其进行诊治的?从中能学到哪些诊疗思路呢?敬请关注。
中国医学年度网络盛典·肝病专题(D1~D4版)
“2018年度网络盛典·肝病专场”是由中国医学论坛报携手我国肝病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共同打造的一场丰富多彩的学术盛宴。我们特别邀请到贾继东教授、魏来教授、范建高教授、谢青教授、饶慧瑛教授和王宇教授做客专场,多位学界知名专家围绕乙肝、丙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三大肝病领域的热点议题展开对话,共同探讨我国肝病未来诊疗发展趋势。我们将其中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中国医学论坛报》刘金 编辑,刘孝炎 制图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1月24日《中国医学论坛报》,或“壹生”APP资讯平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