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超声内镜与一般内镜和体外B超的异同?

2021-07-22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内镜非原创


超声内镜的由来


电子胃肠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胃肠镜只能看到胃肠道的里面,要是能将B型超声波与胃肠镜组合起来,能看到胃肠道的外面该多好。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美国的DiMagno等医生和研发团队早在1980年就报告了将超声和内镜组合在一起进行狗的十二指肠检查并于两年后成功用于人体的检查手段。随后在1986年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研发的第一台超声内镜上市,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超声内镜技术不断改进和新技术的引用,更加小型舒适化、电子智能化,已成为消化系统某些疾病检查和治疗不可替代的工具。我国较早引进了超声内镜并迅速普及,国内超声内镜专家对超声内镜的发展和改进做出了贡献,掌握的超声内镜诊断技术水平和拓展的超声内镜治疗应用范围,令世界同行称赞。



超声内镜与一般内镜和体外B超的异同


(1)超声内镜与一般内镜相同之处:术前准备、禁忌证、基本操作过程、术后并发症和内镜的消毒处理过程等都与一般胃镜、肠镜大致相同。超声内镜像普通胃肠镜一样,能直接看到食管、胃、肠等管腔内壁黏膜的形态变化。


(2)超声内镜与一般内镜不同之处:超声内镜能像B超一样,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图像,看到消化道管腔壁的层次,能看到胰腺、肝脏、胆囊、膀胱、子宫等管壁外邻近器官和结构,还能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注射药物、置管引流、支架置入改道等治疗。


(3)超声内镜与体外B超不同之处:由于超声探头更靠近病变,减少了体外B超的腹壁透声衰减和胃肠腔内气体干扰,超声内镜超声频率越高,可视范围的图像越清晰,但探测距离也越短,超出可视范围时需要体外B超、CT和磁共振检查补充诊断。


微信图片_20210720150007.jpg



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超声内镜


(1)根据检查部位进行选择,通过口腔插入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进行诊治的超声内镜称为超声胃十二指肠镜;通过肛门插入到结肠内诊治的超声内镜称为超声肠镜。较细导管式微探头可以通过内镜管道进行检查,称为微探头超声内镜,能够插入到胆胰管内观察,称为腔内超声(IDUS)。

微信图片_20210720150010.jpg


(2)环扫型超声内镜的超声探头位于内镜的头端,管径要比一般内镜粗一些,超声的频率较低(5-10MHz),检查深度约4~8cm,图像分辨率约0.4~0.8mm,显示360°的环形图像,形如CT的图像容易被读懂,医生定位操作相对容易,能很好显示食管胃十二指肠壁内和壁外邻近器官的形态结构,带有多普勒血管检查功能,主要用于可视范围病变的诊断,不用于穿刺治疗。

微信图片_20210720150014.jpg


(3)线阵型超声内镜的超声探头也位于内镜和头端,超声频率和检查深度分辨率与环扫型相似,显示210°~270°的扇形图像,形如B超的图片,操作寻找病变比环扫型相对难,需要医生熟练掌握解剖知识和定位操作技巧,带有多普勒血管检查功能,除用于诊断,主要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基于穿刺进行的介入治疗。这改变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模式,微创手术替代了原先的外科手术。

微信图片_20210720150017.jpg


(4)微探头超声内镜的超声波通过直径2.0~2.9mm的导管经内镜原有的活检管道插入到腔内进行观察,应用方便,当胃镜或肠镜检查发现病灶后可立即插入微探头超声进行检查。采用高频超声探头(12~30MHz),图像呈环周形较为清晰,分辨率0.2mm,探测深度约1~2cm,适合消化道浅表病变的诊断。不用于检查血管和介入治疗。

微信图片_20210720150021.jpg


作者:江苏苏北人民医院  朱海航 

文章首发自航海消化公众号(朱海航医生个人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