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司美格鲁肽在东亚超重/肥胖人群中体重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 内分泌临床研究展播

2025-03-24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每周一次2.4 mg司美格鲁肽用于东亚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双盲、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STEP 7

发表期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IF(2023):44.0]

通讯作者:母义明

第一作者:母义明

主要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推荐理由


这是首次在中国超重肥胖人群中进行的GLP-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用于体重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期临床研究,并发现司美格鲁肽2.4 mg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肥胖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与脑卒中、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致死和致残性疾病均密切相关。做好体重管理有利于实现众多慢性病的管理,降低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研究解读


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3期对照试验(STEP 7),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巴西及韩国的23家医院及研究机构招募参与者。试验纳入了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伴或不伴有2型糖尿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司美格鲁肽组2.4 mg组或安慰剂组,每周治疗一次,持续44周,并结合饮食与身体活动干预。

在数据库锁定前,参与者、研究人员及申办方均对治疗分配保持盲态。研究主要终点包括平均体重百分比变化及自基线至第44周体重减轻至少5%的参与者比例。所有接受至少一剂研究药物的参与者均纳入安全性评估。

自2020年12月8日至2022年8月23日,研究共纳入375例参与者,其中司美格鲁肽2.4 mg组249例;安慰剂组126例。第44周时,司美格鲁肽2.4 mg组的体重平均百分比变化估计为﹣12.1%;而安慰剂组为﹣3.6%,治疗差异估计值为﹣8.5%(95%CI ﹣10.2~﹣6.8;p<0.0001)。司美格鲁肽2.4 mg组中85%(203/238)的参与者体重减轻5%及以上,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31%(36/116),比值比(OR)为13.1(95%CI 7.4~23.1;p<0.0001)。安全性方面,司美格鲁肽组2.4 mg组中231例(93%)参与者报告了不良事件,而安慰剂组有108例(86%),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疾病。

本研究结果支持司美格鲁肽2.4 mg/周可用于超重或肥胖且无论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的东亚人群进行体重管理。


专家点评

这是首次在中国超重肥胖人群中进行的GLP-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体重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司美格鲁肽2.4 mg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肥胖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代谢性疾病,脑卒中、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致死和致残性疾病均与肥胖有密切关系。

体重管理的难点至少包括:① 生活方式干预难以长期坚持,而且效果有限;② 在本研究完成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③ 此前使用药物均为每日1~3次注射,患者使用不方便。

而司美格鲁肽为周制剂,极大减少了患者注射次数,更为简便。

做好体重管理有利于实现众多慢性病的管理,降低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jpg
母义明教授
通讯作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解放军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数字医疗分会主任委员

Chronic Diseases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实用内科杂志》和 《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

发表SCI论文490余篇,包括以通讯和(或)第一作者在JAMA、BMJ(Lead Author & Guarantor),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Stem Cell等期刊发表论文

2012年和2018年被中华医学会授予杰出贡献奖

2018年被人民网评为“国之名医·卓越建树”

2023年被《医师报》评为“推动行业前行力量”十大医学贡献专家


团队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合照.png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成立于1984年,目前有两个专科病房、内分泌科实验室、内分泌专科门诊和糖尿病教育中心,是军队重点内分泌临床专科,在1997年被批准为全军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及国家新药临床研究中心。科室共有编制 57人。其中医生25人,有三级以上教授4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4名(主任医师7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 1/3;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9名;护理人员27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9名,糖尿病专科护士9名,胰岛素泵师2名;内分泌实验室中副研究员1名,副主任技师2名,主管技师1名。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连续10年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名第三位,在国内以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少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见长,在国内首次诊断的新病种有9个,享有很高声誉。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难治性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综合治疗、肾上腺疾病早期综合诊断及治疗、垂体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及机制探讨、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综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与军队需求相融合、代谢性骨病的综合防治是科室的特色及主攻方向。科室年门诊量14万人次,年收治患者数量近3000余人,患者满意度高。学科带头人母义明主任引领下以及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队伍人才梯次清晰,布局合理,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专科基地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0c7d83eb33280f5395cb60023dcbd130.png


ecca3439cf54b73a3b4f3be8cdbbd1c7.png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