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肝脏的新负担:药物性肝损伤

2018-05-22作者:happyGI资讯
药物性肝损伤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8dz2307300)

指导专家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教授 南月敏

在诸多肝病中,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是药物性肝损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专家牵头对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做过一次回顾性研究,涵盖我国大陆地区303 家医院的调查结果,仅2015 年3 月底至12 月底,就纳入近3 万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其病因涉及药物、保健品及环境毒物,尤其是不合理用药。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人体暴露于常规剂量或高剂量药物后,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或人体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产生过敏等而导致的肝脏损伤。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病例逐年增多,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中草药使用存在误区

据统计,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中,中草药占首位。多数人认为中草药纯天然、无毒、副作用比西药少,许多人患病后首先会想到应用中草药。。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事实上,中药材在种植、运输、储存过程中可能存在农药超标、重金属污染,甚至假药等问题,加之许多中药(如大黄、雷公藤、决明子、何首乌、木通等)本身具有肝脏毒性,这些都加重了肝脏这一人体最大解毒器官的负担,容易引起肝损伤。

二、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

许多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肝脏解毒能力本就下降,长期用药很容易发生肝损伤。服药时间越长、药物剂量越大,发生肝损伤的风险就越大。

部分患者合并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易导致其中一种药物代谢增加、血药浓度增高,更易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三、不合理应用抗生素

据统计,我国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抗生素不规范使用率达50%,由此而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和细菌耐药问题比较多见。

四、饮食、环境毒物是“隐形杀手”

一些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在除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遗传代谢性肝病后,应警惕这种肝损伤很可能是由各种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生活或工作环境毒物等“隐形杀手”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

此外,由于个体差异,遗传、代谢因素或对药物成分过敏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后果往往比较严重,不仅不可预测,还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病,使病情迁延,甚至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特别提醒:要预防或尽可能减少药物性肝损伤,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没病不要乱吃药,有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用药,用药前要充分了解药物说明书的内容,用药过程中发生不适要及时就诊转自 爱肝联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