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神经科临床必备】17天轻松干预、处置神经心理问题: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在过去的20年里,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和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和管理取得了很大进展,大大降低了随后发生严重血管事件的风险。在TIA或轻型卒中前10天内,二次事件的风险非常高,然后迅速趋于平稳,这表明发病早期有活动性血栓形成,然后消失。然而,从发病3个月到接下来的5年中,二次事件的风险稳步上升,这表明从长远来看,控制危险因素和血栓形成过程至关重要。
根据ASCOD(Atherosclerosis, Small vessel disease, Cardiac pathology, Other causes, and Dissection)分级系统,缺血性卒中的原因是不同的。病因不同,3个月和5年的主要血管事件风险差异也很大。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将来发生重大血管事件的风险高于小血管疾病或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ASCOD分级系统可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缺血性卒中进行分类。
在过去的40年里,血管神经病学的试验将所有非心脏栓塞性卒中归为一组,而不考虑潜在的病理特征(如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疾病或隐源性卒中),其中许多试验的结果都是阴性或弱阳性。然而,这些试验的亚组分析显示出巨大的潜在疗效,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亚组。例如,苏格拉底试验纳入了13 199名TIA或轻型脑缺血卒中患者,比较了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分别服用90天的疗效,该试验系统地使用了ASCOD评分系统。与接受阿司匹林治疗且无同侧狭窄的患者相比,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并伴有缺血区同侧颅外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发生严重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1539例中147[9.6%] vs 5071例中339[6.9%])。在3081例同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替格瑞洛把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风险相对减少了31%,在10118例无同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中,其相对减少了3%(P interact=0.017)。总的来说,苏格拉底试验并不是决定性的。
如果苏格拉底和其他类似的试验仅纳入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结果、意义和对患者治疗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一些新的药物(如替格瑞洛)也许可以用于这些患者。将来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试验,例如抗血小板或抗凝剂靶向的血栓形成过程,降脂剂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浸润,抗炎药靶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这些试验筛选动脉粥样硬化(避免筛选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能获益更大。因此,对于未来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试验,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相比,了解潜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可能是原发性脑血管病的病因或不是)患者的二次缺血性卒中和其他血管事件的5年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2023年4月来自法国的Pierre Amarenco等在Lancet Neurolog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利用TIAregistry.org数据库中的数据,评估了不同病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因果关系,非因果关系,有/无因果关系)TIA或轻型卒中患者的5年主要血管事件风险。
研究者分析了TIAregistry.org的患者数据,TIAregistry.com是一个国际性、前瞻性、观察性登记研究,对来自欧洲、亚洲、中东和拉丁美洲21个国家的61个中心的近期(前7天内)TIA或轻型脑缺血卒中患者(mRS评分为0-1)进行了分析。应用ASCOD分级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行分类(A0:无动脉粥样硬化;A1或A2:脑缺血区同侧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A3:与缺血区无关的血管床动脉粥样硬化或同侧斑块不伴狭窄;A9:未评估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复合结局是5年内非致死性卒中、非致死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血管死亡。
2009年6月1日至2011年12月29日,共4789名患者纳入TIAregistry.org,其中来自42个中心的3847人参与了5年的随访计划;3383名(87.9%)患者完成了5年随访访视(每个中心的中位数为92.3%[IQR83.4-97.8])。3847名患者中有1406人(36.5%)没有动脉粥样硬化(ASCOD A0级),998人(25.9%)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A1或A2级),1108人(28.8%)存在动脉粥样硬化但不太可能是病因(A3级);335例(8.7%)患者未评估动脉粥样硬化(A9级)。
A0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主要复合结局的5年事件率为7.7%(95%CI 6.3-9.2;101个事件),A1或A2级患者为19.8%(17.4-22.4;189个事件);A3级患者为13.8%(11.8-16.0;144个事件)。与A0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相比,A1或A2级的患者主要复合结局的风险更高(危险比2.77,95%CI 2.18–3.53;p<0.0001),A3级患者也是如此(1.87,1.45–2.42;p<0.001)。除了年龄、男性和神经影像学上的多发性梗死外,与A1或A2级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大部分危险因素都是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即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吸烟和低体力活动;所有p值均<0.025)。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在5年内发生主要血管事件的风险比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高得多。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预防策略应用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个体,而不是所有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包括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东教授牵头,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癫痫专业组专家撰稿18篇精品干货文章,手把手指导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诊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牵头,程忻教授主编,分享卒中领域最新指南及进展,以前沿视角审视卒中诊疗!
神经影像解剖及血供范围分布图-颅脑CT【轴位】
神经影像解剖及血供范围分布图-颅脑CT/MR【矢状位】
ESVS 2023最新临床实践指南解读:颈/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指南新增建议【华山卒中】
详细的颅脑MRI正常解剖图谱,收藏级!【T1WI冠状位解剖图】
详细的颅脑MRI正常解剖图谱,收藏级!【T2WI反转序列冠状位解剖图】
详细的颅脑MRI正常解剖图谱,收藏级!【T2WI反转序列轴位解剖图】
详细的颅脑MRI正常解剖图谱,收藏级!【T2WI矢状位解剖图】
详细的颅脑MRI正常解剖图谱,收藏级!【T2WI轴位解剖图】
详细的颅脑MRI正常解剖图谱,收藏级!【T2WI冠状位解剖图】
详细的颅脑MRI正常解剖图谱,收藏级!【T 1 WI轴位解剖图】
详细的颅脑MRI正常解剖图谱,收藏级!【T1WI矢状位解剖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