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对话邹多武教授:东方消化病大会将带来哪些“硬核”创新?

2025-07-0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微信头图.png

2025年7月4—6日,第8届东方消化病大会即将在上海举行。《中国医学论坛报》在会前有幸采访大会共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邹多武教授,深度解析本届大会在学科协同、技术创新与健康战略落地等维度的进展。





video




《论坛报》:第8届东方消化病大会即将在上海举行,您认为本次会议相较于以往,在定位和目标上有哪些新的突破和提升?




图片



邹多武教授:

东方消化病大会是上海市医学会的品牌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它的一个核心特点是多学科的深度融合。本届大会继续由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系病专科分会牵头,联合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食管和胃静脉曲张治疗专科分会共同举办。这意味着大会的内容将非常丰富,覆盖消化系统疾病的各个方面。


在定位上,我们今年更强调 “大消化”的格局构建。不仅仅是汇聚这几个专科分会的力量,我们特别注重融合消化内科与肝胆胰外科等领域的专家,目标是搭建一个真正“内外一体、上下贯通”的协同交流平台。通过这种深度融合,我们希望推动多学科专家围绕复杂病例进行多维度的讨论和经验共享,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深化跨专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是我们本次大会最重要的突破点之一




《论坛报》:本次会议将呈现消化、肝病、胆胰疾病、肠道微生态等各学术领域的热点内容和最新进展,您认为这些热点内容和最新进展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哪些方面呢?




图片



邹多武教授:

本届大会在学术内容上亮点纷呈,有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大会将系统展示消化系统疾病在免疫、微生物、代谢、表观遗传等交叉领域的最新机制研究进展。这些对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是未来开发新药物、新疗法的基石。我们专门设立了“消化病基础研究”专场,邀请了多位国家杰青、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进行报告分享,目的就是促进不同学科的视角碰撞,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在内镜技术方面,大会将聚焦当前的热点与难点,如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等技术,通过大量的实操展示和专题讲解,推动内镜诊疗向更规范、更精准的方向发展。尤为值得期待的是对前沿创新问题的探讨,例如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三维成像导航、超声联合介入等医工交叉领域的最新进展,这些技术正在为消化疾病的诊疗带来重要变革。


大会内容将重点关注对我国人群健康影响重大的高发疾病和慢性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肿瘤癌前病变、代谢相关肝病等。我们将通过专家报告、共识解读等方式,推动这些疾病的早期筛查、规范化治疗,为“健康中国 2030”战略在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的落地贡献专业力量。






第8届东方消化病大会即将拉开帷幕,本次大会聚焦消化疾病领域的前沿热点,以多学科融合为特色,旨在推动临床诊疗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我们期待这场盛会能为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带来切实的推动。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佟艳华采写,感谢邹多武教授审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