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目前最主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其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时,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研究显示高血压者中有20%属于难治性高血压,而极端难治性高血压占难治性高血压的5%。
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可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与死亡的风险,降低致死与致残率。目前最常用的基础降压药物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长效噻嗪类利尿剂、噻嗪样利尿剂及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其他降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中枢α2受体激动剂等根据情况选用,如心率、是否合并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等。
难治性高血压是接受≥3种降压药物[包括一种噻嗪类利尿剂或长效噻嗪样利尿剂(如吲达帕胺或氯噻酮)],达最大推荐/耐受剂量,疗程3个月以上但血压仍不达标,或使用≥4种降压药物才能达标(血压降至<140/90 mmHg),主要发病机制为长期水钠潴留,多为高醛固酮血症,长期钠摄入过量引起。
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降压药物为长效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或长效噻嗪样利尿剂(如吲达帕胺、氯噻酮),利尿剂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高血压合并eGFR<30ml/(min·1.73m2)的慢性肾脏病(CKD)者,不推荐噻嗪类利尿剂,建议改为袢利尿剂,若需使用第4类降压药物,建议选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2017年)中指出,既往认为CKD 4期(GFR<30 ml/min)开始应用噻嗪类利尿剂效果可能不理想,而推荐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代替,新的观点认为即使已经达到CKD 4期,为达到降压目的依然可使用噻嗪类利尿剂。《难治性与极端难治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2023年)中指出,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噻嗪类利尿剂可用于慢性肾脏病3b-4期的难治性高血压者(eGFR为15~29ml/(min·1.73m2))。对合并晚期慢性肾脏病的血压控制不佳者可选用氯噻酮治疗。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者,如螺内酯,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还可减少胸腔液体含量。
极端难治性高血压是接受≥5种降压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剂或长效噻嗪样利尿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和交感活性抑制剂)治疗后血压仍不能控制,且排除血管内高容量引起,发病机制与交感神经激活、交感神经活性增加有关。
极端难治性高血压治疗药物推荐4类一线降压药物+噻嗪样利尿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交感神经阻断剂如利血平等,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和极端难治性高血压者,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阻断交感神经冲动传递,而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及抑制中枢神经。极端难治性高血压者若使用了以上5类降压药物仍不能达标时,可选择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或复方降压片。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作者高丽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