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王国文团队成功为一名透明细胞肉瘤患者实施了创新性保肢手术。该手术融合了术中放疗与显微外科两大技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完整保留患者的左手及其功能。术后,团队第一时间联合院内康复医学科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目前患者手掌皮瓣愈合良好,左手功能恢复效果令人满意。
辗转求医遇转机
来自河北43岁的刘大姐(化名)因左手掌肿物就诊,被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透明细胞肉瘤。肿瘤局部切除术后切口愈合不佳,术区瘢痕累及左手掌侧肌腱导致手指活动受限。患者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均被告知截肢为最佳治疗手段。
外院手术后术区外观照
由于家中有老人及孩子需要照顾,张大姐保肢愿望强烈,慕名找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王国文主任。经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左手掌侧透明细胞肉瘤且可能伴有淋巴结转移。
多技术融合破解治疗难题
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亚型,主要发生于肢体远端的肌腱和腱膜。该病早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局部切除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较高,预后极差。透明细胞肉瘤对传统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因此常采用以根治性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针对此患者,王国文主任组织团队进行了详尽的术前讨论。本团队既往研究结果表明,术中放疗可以有效降低软组织肉瘤局部复发的概率。考虑到患者有强烈的保肢意愿,同时为最大限度降低恶性肿瘤局部复发的风险,王国文主任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恶性肿瘤瘤床扩大切除+术中放疗+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腋下淋巴结清扫”的复合术式,这一方案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同。
在广泛切除左手掌恶性肿瘤的基础上,采用术中放射治疗(15 Gy)精准灭活残留癌细胞
术中冰冻病理技术快速确认淋巴结转移,给予一期行腋窝淋巴结清扫,避免二次手术创伤
显微镜下吻合直径仅0.6 mm的穿支血管,实现皮瓣100%成活
术后康复效果显著
患者术后2周即开始系统康复治疗。目前皮瓣愈合良好,淋巴水肿消退,手部功能恢复良好。康复医学科负责人王琮指出:“术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手部功能的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术后于康复科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王国文主任介绍,该术式创造性整合术中放疗与显微外科技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改变了手掌透明细胞肉瘤的传统治疗理念。此外,建立了包含术前评估、术中决策和术后康复的全程化管理体系,为肢体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其技术理念更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实体肿瘤的治疗,对推动肿瘤外科向“精准化、微创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主任医师,临床PI,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术中放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
天津市骨科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骨科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ISOLS会员(国际保肢协会)
SICOT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
AOS会员(亚洲肿瘤学会)
《中国肿瘤临床》编委、《中华骨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实验外科》审稿专家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是国内首家骨软专科,拥有近45年的历史。科室专注于骨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汇聚了多位在该领域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和研究人员。该团队致力于为广泛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提供前沿、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熟练掌握传统外科治疗技术,团队还精通多种新型外科治疗手段,包括脊柱肿瘤微创技术(ETMS)、近距离放疗技术(如术中放疗、插植放疗)、3D打印技术、个性化假体置换术等创新技术,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王国文主任团队首创的用于脊柱及骨肿瘤微创治疗的ETMS理念和技术具有开创性意义,该团队将近距离放疗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软组织肉瘤和脊柱肿瘤治疗,其临床实践规模和疗效在国内该领域处于前沿地位。
此外,团队还积极投身于相关领域的临床试验,推动新疗法的应用,为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开辟了更多治疗选择和希望。
通讯员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周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