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从借鉴到创新,焦顺昌教授分享2025 ASCO年会罕见肿瘤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2025-07-15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2025年7月11-13日,由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罕见瘤专委会、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淋巴瘤质控专家委员会、云南省转化医学学会消化肿瘤分会、云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云南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化疗专委会、云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云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共同主办,四川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云南省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协办的“2025年POST-ASCO会议信息交流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POST-ASCO会议自2005年举办至今已有二十届,在业界已然成为重要的品牌学术会议。在秉承POST ASCO的办会理念和宗旨下,为继续促进肿瘤学进展内容的传播与推广,推动我国临床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会中,解放军总医院焦顺昌教授接受中国医学论坛报社采访,介绍了2025 ASCO年会中罕见肿瘤相关进展,访谈精粹如下。


2025 post-ASCO
罕见肿瘤相关进展及前景展望


焦顺昌教授表示,2025ASCO年会涉及罕见肿瘤的内容总体占比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当前肿瘤研究领域长期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绝大多数研究资源集中于常见肿瘤,罕见肿瘤因患者基数小、临床研究投入不足,整体关注度仍有待提升。尽管如此,该领域仍呈现出部分进展,且这些进展多基于常见肿瘤研究思路的延伸。从规律性角度看,罕见肿瘤的研究路径与常见肿瘤存在共性:均以精准检测为基础,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明确分子特征,进而探索靶向治疗策略;同时,免疫治疗技术(如ADC类药物、细胞治疗等)在罕见肿瘤中的应用也逐步深化,尤其在罕见肿瘤领域,今年ADC药物及细胞治疗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部分成果甚至领先于常见肿瘤领域的探索。


具体而言,焦顺昌教授提出两项研究令其印象深刻:其一,滑膜肉瘤的TCR-T(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治疗取得突破,TCR-T疗法在滑膜肉瘤中首次获得成功,标志着该领域临床转化的重要进展;其二,葡萄膜型黑色素瘤作为一种极为罕见的肿瘤类型,采用TCR介导的T细胞治疗技术(与常规TCR-T不同),通过TCR偶联T细胞靶向GP100靶点,获得了显著疗效。该成果是今年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尽管目前尚未在常见肿瘤中开展,但其效果已引发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应用广泛,但在TCR受体偶联药物方面,成功案例仍少见,因此该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于罕见肿瘤后续研究方向,焦顺昌教授认为可从下述方面推进:首先,精准检测是基础,需开展多基因、多维度的多组学检测,明确罕见肿瘤分子分型;其次,积极借鉴常见肿瘤领域的成熟经验(如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加强多学科协作与平台式(伞形、篮子)临床试验,增加罕见肿瘤循证医学证据;此外,必须强化自主创新,基于罕见肿瘤的独特生物学特性,探索其内在规律。除已提及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ADC类药物扩展外,积极尝试细胞治疗(如TCR-T、CAR-T等)以及TCR受体偶联药物的开发;重视AI在全流程中的深度融合(诊断、治疗决策、预后预测);加强医患沟通,共同制定出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点燃每一位患者的希望!


审阅 | 解放军总医院 焦顺昌

整理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黄琳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