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遇见未来 | 高选择性MET抑制剂伯瑞替尼助力NSCLC精准医疗,有望改善EGFR-TKI耐药患者预后

2023-05-25作者:贺鹏资讯

图片

图片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靶向治疗和相关研究欣欣向荣,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提升。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肺癌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关的靶向药物研究也迎来热潮。其中,MET变异,包括14外显子跳跃突变(MET ex14跳突),不仅是NSCLC原发致癌驱动基因之一,也是EGFR-TKI药物出现获得性耐药的原因之一,被认为是继EGFR、ALK之后又一重要的NSCLC分子治疗靶点。《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和《2023 CSCO NSCLC诊疗指南》推荐MET基因为常见“必检”基因。

为进一步推进NSCLC的精准治疗,本报特邀江苏省肿瘤医院史美祺教授,围绕分子检测和MET抑制剂-伯瑞替尼(PLB1001)临床价值展开精彩访谈,以进一步推进我国肺癌诊疗的发展。


教授访谈

史美祺 教授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肿瘤内科肺癌亚专业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部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和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胸部肿瘤

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泛长三角胸部肿瘤联盟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

肺小结节分子标志物协作组常务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肺结节与肺癌MDT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肺癌学组成员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成员

南京医学会结核与呼吸系疾病专科分会委员

东西部肺癌协作组织(E-WEST LC)科学委员

国际肺癌协会会员,ASCO会员

专业特长:晚期肿瘤治疗,擅长肺癌的内科治疗

参与过近80项国际国内多中心肺癌临床新药研究试验

发表论文100余篇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因子最高分32.976分

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二项


Q1


EGFR突变是NSCLC最常见的致癌驱动基因,但EGFR-TKI广泛应用的同时会伴随耐药情况的发生,目前临床中有哪些诊疗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应对EGFR-TKI耐药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史美祺教授:目前,EGFR-TKI已经广泛应用于EGFR突变阳性肺癌患者,但应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患者最终难以逃脱耐药的“魔咒”。针对EGFR-TKI耐药问题,多项指南从临床角度将患者分为寡进展/寡转移、缓慢进展以及快速进展,根据进展程度选择相应的处理办法,当患者发生快速进展时常常需要更换其他治疗手段。

肺癌治疗进入精准时代,了解耐药机制会帮助我们更加精准的选择治疗策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在患者出现TKI耐药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再次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测、免疫组化检测以及基因检测来了解患者的耐药信息,给予对应治疗方案。通常EGFR-TKI存在两种耐药机制,一是“on-target”(即在靶突变),也称为EGFR依赖性耐药,比如C797S和T790M突变,常见于使用一、二代EGFR-TKI治疗的患者,此时可以选择将药物更换成三代EGFR-TKI或针对C797S参加相应的临床研究。另外一种是“off-target”,也称为EGFR非依赖性耐药,在EGFR TKI耐药后会产生包括MET扩增、HER2扩增、BRAF突变和KRAS突变等EGFR基因旁路激活,此外还有组织学转化(如腺癌转变为小细胞癌)等。

对此,我们可以针对旁路激活的靶点,对不愿意选择化疗为主方案治疗的患者,尝试选择相对应靶点的靶向药物或与原靶点药物联合使用。MET扩增是EGFR-TKI治疗后最常见的耐药机制之一,一代EGFR-TKI耐药后约5%-22%的患者会伴随MET扩增,而三代EGFR-TKI耐药后的发生率则更高,可达到15%-30%。多项针对MET扩增研究已经开展并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提示高选择性MET抑制剂联合EGFR-TKI是一种可能有效的解决相关靶向耐药的应对策略;另外,对于出现HER2扩增患者,也可使用抗HER2药物比如T-DM1、DS-8201等;对于出现BRAF突变或扩增,可考虑EGFR-TKI联合抗BRAF药物等,均可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所有以上治疗策略目前还都是临床研究中的初步结果,尚未被获批适应证和指南共识高级别的推荐。

Q2


分子检测对MET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意义重大,针对不同MET异常的检测方法(MET ex14跳变、MET扩增、MET蛋白过表达),您有怎样的推荐建议?

史美祺教授:MET变异主要包括三种表现形式,首先是MET ex14跳发生率约1%-3%,临床数据相对成熟,治疗药物发展迅速,陆续拿到了适应证的获批。MET扩增以及MET蛋白过表达,尽管仍在探索当中,但多项小样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现出了MET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常见的分子病理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组化(IHC)、荧光原位杂交(FISH)、逆转录即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二代测序技术(NGS),其中NGS应用最为广泛。《非小细胞肺癌MET临床检测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于MET ex14跳跃突变,强烈推荐DNA或RNA层面的NGS检测;对于MET扩增,可采用FISH和NGS进行检测,其中FISH是MET扩增检测的金标准,NGS应用更为广泛、方便,而FISH检测结果判读具有一定主观性;对于MET蛋白过表达,通常采用IHC检测方法,其普及性的提升,需要进一步优化IHC与其他检测方法的组合,以覆盖更多常见靶点。分子检测是药物治疗的重要支持依据,条件允许,要做到应检尽检,IHC也应当作为不可或缺的检测MET异常的重要手段之一

Q3


伯瑞替尼(PLB1001 Vebreltinib)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MET抑制剂,其用于治疗局部晚期及转移性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NSCLC患者的注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ORR达到75%,mPFS达到12个月,mDOR达到16.7个月,且对MET扩增有效,基于以上进展,您认为未来伯瑞替尼(PLB1001 Vebreltinib)获批上市将为NSCLC治疗带来哪些突破

史美祺教授:目前针对MET ex14跳突NSCLC适应证,我国已经有两个药物获批——赛沃替尼和谷美替尼,目前这类药物的疗效数据与临床需求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因此,在这个领域中需要疗效更好、生存获益更长的MET抑制剂投入临床。

伯瑞替尼(PLB1001 Vebreltinib)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个高选择性Ib类MET抑制剂,其注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可以达到7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12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达到16.7个月。目前,伯瑞替尼(PLB1001 Vebreltinib)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优势,因为是非头对头比较,仅仅单纯从临床研究结果的数据方面来看,伯瑞替尼似乎优于现有Ib类MET-TKIs。伯瑞替尼能够取得超长的PFS和DOR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同时,其在针对原发MET扩增的临床研究中也显现出了一定的有效性。

总体来讲,未来伯瑞替尼(PLB1001 Vebreltinib)获批上市,应该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新型高选择性MET抑制剂,期待这样安全有效的药物获批上市为我国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Q4


伴随精准医学的长足发展,基于疾病晚期的卓越疗效,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已经贯穿NSCLC疾病全程,对于MET抑制剂等少见靶点创新药物,您认为未来还有哪些研究方向值得期待和探索?

史美祺教授:首先,在用药指征方面,根据药物疗效,探索靶向药物的检测阈值是亟需解决和探索的问题。目前,由于不同研究采用的MET扩增/MET过表达阈值不一致,带来了临床疗效差异,需要有统一标准作为MET抑制剂的应用指导,因此,未来需要布局大量的临床研究进行解决。

其次,在检测方面,不同的检测方法存差异。比如,虽然NGS技术普及,但精准度有待提升,NGS用于MET扩增时存在漏检风险,而FISH相对更加精准,但受限于操作复杂性、判读主观性等问题,方法普及存在一定瓶颈。所以,未来如何选择或组合检测方法也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方向。IHC是一个非常好的检测方法,但目前还缺乏更高级别的研究证据,未来,解决阈值问题才能够真正提升这种方法的普及性,运用IHC方法来指导用药也会变得更加重要。

再其次,尽管MET抑制剂在MET ex14跳突NSCLC这一患者人群取得了快速突破,适应证相继获批,而在患者数量更为庞大的其他MET异常形式(扩增/过表达)中亟待药物获批来满足此类患者的临床需求,解决这一问题意义重大。

还有,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也是该领域内非常受大家关注的问题。目前,MET抑制剂耐药机制相关研究较少,信息机制尚未明晰,是否存在共性耐药问题仍要探索。此外,对于MET抑制剂耐药后,同类TKI药物序贯治疗相关研究仍存在空白,同类药物替换的可能性,以及新一代MET-TKI的药物研发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同时,MET-TKI与免疫治疗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甚至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的有效性及未来药物应用的安全性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关于“遇见未来”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位列第一。为了让大家及时知晓肺癌领域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发起并举办了“遇见未来”栏目,由鞍石生物科技支持,特邀国内专家进行前沿热点话题访谈和典型病例报道,相关内容发表在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微信公众平台。

关于鞍石生物科技





鞍石生物科技是中国创新药企业,旗下拥有两个全资子公司:北京浦润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北京鞍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8年。

鞍石生物科技致力于健康服务产业,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药产品作为宗旨。专注于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拥有多个药物研发管线,主要研发方向为肿瘤治疗领域”First In Class”及“Best In Class”的创新药物,涵盖肺癌、脑胶质瘤等多个肿瘤治疗领域。

鞍石生物科技始终致力于:通过提供高品质创新药物,让患者生活更有质量,用持续创新为人类健康服务。通过完整的创新药物研发平台,推动药物产业化,为民族医药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