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天血肌酐升至559μmol/L!关于急性肾损伤那些事儿

2023-05-03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病例回顾


微信图片_20230428112003.png


56岁的老赵,服用某药物,2天后出现腹胀、无尿、腰痛,去当地医院检查,化验单上显示血肌酐257μmol/L,尿蛋白(++)。经急诊转至上级医院,复查肾功能血肌酐已上升至559μmol/L,腹部B超未见异常,血压153/96mmHg。无水肿,无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等其他不适症状,被医院诊断为急性肾衰竭。经过输液、碱化尿液等处理,尿量逐渐增多,血肌酐下降到404μmol/L。


什么是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发生于既往无肾脏病者,也可发生在原有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是肾脏病中的急危重症。


急性肾损伤的典型表现是什么?



起始期

尚未发生明显的肾实质损伤,随着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明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则进入维持期。


维持期

又称少尿期,病情最危重阶段。内环境严重紊乱,可出现少尿(<400毫升/日)或无尿(<100毫升/日)。严重患者可出现水中毒、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氮质血症。水、钠的蓄积,可出现高血压、肺水肿和心力衰竭。还会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恢复期

尿量逐渐恢复正常,几周或数月后肾功能逐渐恢复,少数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肾结构和功能缺陷。


需要做哪些检查?


1. 血液检查

2. 尿常规检查

3. 肾功能检查

4. 影像学检查

5. 肾活检


急性肾损伤如何治疗?


及时纠正可逆的病因,去除加重急性肾损伤的因素。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特别注意防治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治各种并发症。重症患者早期进行透析治疗。


需要做肾穿刺进行病理检查吗?


急性肾损伤时做肾穿刺进行病理检查可协助疾病的诊断,明确病理分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肾脏损伤与慢性肾脏疾病有何关系?


急性肾脏损伤和慢性肾脏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互为因果。急性肾脏损伤的风险因素有多种,包括年龄、糖尿病和人种等,这些也是慢性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然而,急性肾脏损伤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却是之前存在慢性肾脏疾病。急性肾脏损伤和慢性肾脏疾病均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急性肾脏损伤后可以引发慢性肾脏疾病的产生,慢性肾脏疾病是急性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



日常注意事项



01

防止恶化

慎用氨基苷类、磺胺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恢复期避免妊娠、手术及外伤。

02

饮食注意

急性肾损伤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过程,因此蛋白的摄入量不需严格限制,应重点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少尿期要限制入液量和钠盐摄入,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

03

自我监测

每日监测体重、出入量、脉搏、呼吸频率及节律等;监测体温,注意有无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表现,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的表现;定期复查电解质、尿常规及肾功能。


来源: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听护士说——内科常见病家庭护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