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JACC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冠脉造影指导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相比,血管内成像指导、功能学指导PCI的效果更优,且血管内成像指导是最佳策略。
该Meta分析纳入32个研究血管内成像、冠脉功能学评估技术或冠脉造影术指导PCI的随机对照研究,共2268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5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事件。
血管内成像技术包括血管内超声(IVUS)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冠脉功能学评估技术包括血流储备分数(FFR)、瞬时无波型比率(iFR)、静息全周期比(RFR)、舒张期无充血比(dFR)或定量血流分数(QFR)。
研究显示,与冠脉造影指导PCI相比,血管内成像指导PCI不仅显著降低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还降低了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支架血栓形成和靶病变血运重建风险。
与冠脉造影指导PCI相比,功能学评估技术指导PCI也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心肌梗死风险。
研究还显示,血管内成像技术指导的PCI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支架血栓形成和靶病变血运重建风险的效果最佳。
这些结果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结果是一致的,血管内成像指导的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益处更大。
此外,在仅限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研究的灵敏度分析中结果是一致的。
研究者指出,已发表的许多临床研究报告均称,血管内成像指导PCI手术可显著改善临床预后。但指南仍然建议将其作为Ⅱa类推荐用于PCI。这一建议导致近年来血管内成像指导PCI手术量增加不多。
一项真实世界研究也证实发现,血管内成像使用率较低(各中心之间差异很大),医院文化、缺乏培训、医生偏好和成本可能会阻碍血管内成像的广泛使用。
而这项基于现有证据的Meta分析结果支持血管内成像列为Ⅰ类推荐,以改善患者预后。
研究者还强调,目前的分析无法推断血管内成像在PCI病变选择方面是否与功能学指导一样好或更好,或者血管内成像指导联合功能学指导是否优于单纯血管内成像引导,未来需要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解决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总胆固醇超过7.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4.9 mmol/L,必须马上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