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3ASCO | 中国方案!马骏教授携CONTINUUM研究结果闪耀ASCO舞台

2023-06-07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如期而至,于当地时间6月2-6日在美国芝加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盛大召开。今年大会主题为“与患者合作:癌症治疗与研究的基石”。围绕该主题,大会汇聚了全球肿瘤学界专家学者,传递最新研究进展,共议未来探索方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牵头开展的“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同步放化疗(IC-CCRT)对比IC-CCRT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LANPC):一项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CONTINUUM)”被列为最新突破性研究(Late-breaking Abstract,LBA),是中国入选的2项LBA口头报告之一。马骏教授受邀在大会上作了精彩报告。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诚挚邀请马骏教授,以研究者的身份为我们详细解读研究内容,点评研究意义并介绍鼻咽癌治疗进展。现将访谈精要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研究简介




研究标题

PD-1 blockade with sintilimab plus induction chemotherapy and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IC-CCRT) versus IC-CCRT in locoregionally-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LANPC): A multicenter, phase 3,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NTINUUM).


中文标题

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同步放化疗(IC-CCRT)对比IC-CC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LANPC):一项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CONTINUUM)。


背景

尽管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在复发/转移性鼻咽癌中取得了成功,但其在LANPC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证实。本试验评估了在LANPC中信迪利单抗(一种PD-1抑制剂)联合IC-CCRT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在中国的9个中心招募了非转移性高危LANPC患者(Ⅲ-IVA期,不包括T3-4N0/T3N1),并随机(1:1;按中心和分期分层,区组长度为4)分为标准治疗组(吉西他滨和顺铂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步放化疗,IC-CCRT)和信迪利单抗组(信迪利单抗加IC-CCRT)。信迪利单抗使用方法为每3周一次(200 mg)静脉注射,最多进行12个疗程(3次诱导,3次同步和6次辅助)。


主要终点是无事件生存(EFS,即无局部区域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双侧统计学差异定为0.05,统计学功效为80%,约需要417例患者检测出0.52的危险比(HR)。采用EORTC-C30评估生活质量(QoL)。


结果

从2018年12月到2020年3月,共有425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信迪利单抗组(n = 210)和标准治疗组(n = 215)。在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后(94%存活患者≥36个月),意向性分析显示,信迪利单抗组的3年EFS率为86.1%,而标准治疗组为76.0%(分层HR 0.59;95%CI 0.38~0.92;分层log-rank p=0.019)。


两组分别有155例(74.2%)和140例(65.4%)患者发生3~4级不良事件(AEs),其中信迪利单抗组有20例(9.6%)患者发现3-4级的免疫相关AEs。信迪利单抗组和标准治疗组分别有2例(0.95%)和1例(0.5%)患者发生5级AEs(见表格)。两组的QoL没有临床重要的差别(定义为≥10)。



结论

在高危LANPC中,将信迪利单抗加入到标准的IC-CCRT可以显著改善EFS,不良反应有所升高,但仍然是可耐受的。





专家访谈


马骏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鼻咽癌放疗首席专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务副院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专家委员会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主委

2017~2019年度国际头颈部肿瘤研讨会主席

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种医学评议组召集人

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杰出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百名南粤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当选全国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岭南名医

长期担任广东省及广州市干部保健专家


Q1:您认为这次的研究能够引发国际领域学者关注的原因有哪些?

鼻咽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头颈部实体肿瘤,以往被称为淋巴上皮瘤样癌,主要特征表现为肿瘤组织有丰富的淋巴细胞浸润,并且PD-L1的表达高达90%。我们中心徐瑞华教授/麦海强教授和张力教授开展的3个Ⅲ期临床试验证明,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PD-1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提高复发转移鼻咽癌的无疾病进展生存。但是,在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中,加用PD1抗体是否能提高疗效仍不明确。


因此,我们率先开展了世界上首个PD-1抑制剂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前瞻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CONTINUUM),该研究在国内9家大型三甲医院开展,包括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肿瘤医院、广州番禺中心医院、广西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本试验是在所有头颈肿瘤中,第一个得到EFS阳性结果的同类研究。研究在ASCO得到国际同行高度认可,是中国2项LBA口头报告之一,并入选了ASCO最佳研究(Best of ASCO)。


Q2:通过研究解决了哪些临床诊疗的问题,您认为会为对患者诊疗策略和获益方面带来哪些影响?

目前对于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是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其中吉西他滨+顺铂以及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是1类推荐的诱导化疗方案,以上研究结果是由我们团队分别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但是,我们也同时发现,即使接受了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以后,仍有20%~30%的病人会出现复发或者远处转移。因此,对于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疗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本试验中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接受标准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和同期放化疗,另一组在以上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信迪利单抗。信迪利单抗的使用方法是200mg一次,每3周重复,共12次,包括3次诱导、3次同期和6次辅助。主要研究终点是无事件生存(事件包括复发、转移及任何原因的死亡)。从2018年12月到2020年3月,试验共入组了425例患者,经过42个月的中位随访后,有94%的患者随访时间超过3年。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将患者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由对照组的76.0%提高到试验组的86.1%,绝对值提高了10.1%,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了41%,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分别降低了48%和43%。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2%和65.4%,信迪利单抗组和标准治疗组分别有2例和1例患者出现5级不良反应。信迪利单抗组3~4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6%,包括皮疹、瘙痒和淀粉酶升高等。有70%的患者能够完成方案规定的12次信迪利单抗治疗。


我们这个研究不仅可改变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临床实践,而且对其他头颈部肿瘤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比如在诱导期间就使用免疫治疗。目前,该研究发现3年EFS有10%的提高,需要进一步的随访,看是否能转化为总生存的获益。因此,该方案有可能成为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Q3:请您谈谈近几年我国鼻咽癌领域学者在发挥中国力量方面做出的努力。

现在国内开展的临床研究如火如荼,新药研发也正在迎头赶上。比如我们试验采用的信迪利单抗是由国内信达生物自主研发,同样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为世界上攻克鼻咽癌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另外我国的人口众多,患者基数庞大,这也是我国开展临床试验的优势。我们一定要坚持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严谨的方法开展研究,从而得出让患者受益的成果,充分发挥中国力量。

通讯员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陈鋆

审阅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马骏

编辑 | 中国医学论坛报 胡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