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5 ISC 华山特约| TRANSPORT2: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恢复-一项II期研究的主要结果

2025-02-08作者:壹生君资讯
原创

微信图片_20250206095156.png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血管组 周若琳 应云清 董漪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置于头皮的电极传递微弱电流,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性。这种技术具有便携、易用、成本较低等优势,且可与康复治疗同时进行,在神经康复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tDCS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促进卒中后功能恢复:(1)调节因卒中损伤而受影响的大脑皮质间正常相互作用;(2)增强神经可塑性,促进受损神经网络的重塑。这些机制为tDCS在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些初步的概念验证研究表明[1-3],tDCS(≤ 2mA)与康复治疗相结合,可以调节大脑兴奋性,并改善卒中患者的活动能力。此外,一项I期研究提示4mA的tDCS对卒中患者是安全且耐受的[4]。也有荟萃分析显示电流密度(电流/电极面积)与运动功能改善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2]。但这些研究多为小规模探索性试验,尚缺乏大规模、多中心、随机盲法研究的有力证据。


基于此,来自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UMass Chan Medical School)的Gottfried Schlaug教授和杜克大学医学院(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Wayne Feng教授开展了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for POst-stroke motor Recovery- a Phase II sTudy (TRANSPORT2)研究,旨在评估tDCS治疗卒中后运动恢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在2025 ISC大会上公布了研究结果。


图片100.png


研究方法


TRANSPORT2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假手术对照、平行分组、三盲的临床试验(NCT03826030),在美国的14家中心进行。


纳入标准


1.年龄 18-80 岁,性别和种族不限;


2. 首次发生的单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确诊,且发生时间在过去 30-180 天 之间;


3. 手部运动能力要求:

• 腕关节 伸展角度 >10°;

• 拇指 外展/伸展角度 >10°;

• 至少两根其他手指 伸展角度 >10°;


4. 单侧肢体无力,且 Fugl-Meyer 上肢评分(FM-UE) ≤54(满分 66);


5. 间隔7-14天进行两次基线FM-UE评估(Baseline 1和2,既B1和B2),两次测量间差值 ≤ 2 分,表明运动障碍较稳定;若不稳定,需在 7-14 天内重新评估,最多允许三次评估;


6. 卒中前 mRS ≤ 2。


排除标准


1. 其他类型卒中:原发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大脑半球或脑干缺血性卒中;


2. 正在使用可能影响 tDCS(经颅直流电刺激)的药物,包括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氟哌啶醇(flunarizine)、舒必利(sulpiride)、利伐斯的明(rivastigmine)和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3. 中重度认知障碍,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 <18;


4. 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即使服药控制良好,但仍可能影响试验参与;


5. 存在 MRI / tDCS / TMS 相关的风险因素;


6. 在过去 3 个月内接受过肉毒毒素注射,且注射部位为受影响的上肢。


干预方案


30分钟tDCS(经颅直流电刺激)+2小时mCIMT(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干预后佩戴限制健侧肢体的手套6小时,共持续10个疗程,历时2周


研究将受试者分为三组:


Sham tDCS + mCIMT:假刺激组(对照组)


2mA tDCS + mCIMT:2mA 低强度经颅直流电刺激组


4mA tDCS + mCIMT:4mA 高强度经颅直流电刺激组


主要研究终点


从基线(B2)到第 15 天 FM-UE 评分的变化。


次要研究终点


第45天和第105天的FM-UE,WMFT(Wolf Motor Function Test,评估运动功能),卒中影响量表(Stroke Impact Scale,评估卒中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探索性分析:

  • 功能和结构磁共振成像:大脑功能性、结构性变化

  • 经颅磁刺激(TMS):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变化


样本量计算


经过假设,仅使用改良约束诱导运动疗法(mCIMT)至少能达到4.5分的治疗效果(>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CID);使用2mA或4mA的tDCS治疗将进一步增加4.5分的变化;治疗变异的估计:标准差(SD)= 7;15%的失访率;8%的参与者未能完成至少10次完整治疗,因此本研究需要纳入129例患者,每组43例。


图片101.png


研究结果


01
基线特征


研究基线情况,两组基本一致,仅男女性别和左右半球大脑占比在2mA tDCS+mCIMT组略不同。


图片102.png


02
主要研究终点(Primary Outcome)


意向性分析(ITT Sample)显示, FM-UE 评分从基线(B2)到第 15 天(D15)的变化,假手术组改善了 4.91分,2mA tDCS+mCIMT组改善了3.87分,4mA tDCS+mCIMT组改善了5.53分,三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39)


按符合方案的分析(Per-protocol analysis),统计结果同样无显著性(P=0.21)。


图片103.png


03
次要研究终点(Secondary Outcome)


干预后第15天观察到的改善持续到了第45天和第105天,但三组间的疗效(FM-UE、WMFT、SIS-hand scale)同样无显著性差异。


图片104.png


04
亚组分析


在各亚组中同样未发现三个治疗组疗效的显著差异,亚组因素(如年龄、性别、患侧等)和治疗组无显著交互作用。


05
tDCS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可行性


三个组中均未出现任何临床重要的不良事件(AE),如严重头痛、二度烧伤、癫痫发作或神经功能恶化,也没有死亡案例。虽然有一些严重的不良事件(SAE)在假刺激组中发生,但在2 mA组中为零,在4 mA组中有五起,均与干预措施无关。三组受试者均较好地完成了干预措施,仅有三名患者在第15天错过了治疗。


图片105.png


总结和讨论


本研究是第一个获得NIH StrokeNet资助并全面开展的直流电刺激促进卒中康复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了直流电刺激辅助康复的安全性、可耐受性和可行性。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高剂量电流、优化结局评估标准化及独立判读,并加强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策略,以推进更大规模的临床验证。本研究的完整结果将近期发表于Lancet Neurology。


1. Arora, T.,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in upp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after tetraplegia: protocol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Spinal cord, 2022. 60(9): p. 774-778.

2. Chhatbar, P.Y., et al.,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Post-Stroke Upper Extremity Motor Recovery Studies Exhibit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rain stimulation, 2016. 9(1): p. 16-26.

3. Klomjai, W., et al., Effect of single-session dual-tDCS before physical therapy on lower-limb performance in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A randomized sham-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 Annals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18. 61(5): p. 286-291.

4. Chhatbar PY, et al.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o stroke patients - A phase I current escalation study. Brain Stimul. 2017 May-Jun;10(3):553-559.


END


【原创文章 转载请申请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