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2年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由中国卒中学会、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协办的“2022年第17个世界卒中日健康科普公益行动启动大会”在线上召开,由中国卒中学会卢德宏副会长、王彩云副会长联合主持,大会以“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为主题,以“争分夺秒、挽回生命”为口号,邀请多位专家进行科普宣教。
中国卒中学会卢德宏副会长主持会议
卢德宏副会长表示,本次活动辐射全国5000多家医院,数万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同时行动,在各地开展丰富精彩的科普宣传、健康公益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共同筑起预防卒中的生命线。
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在启动大会上进行了致辞,他指出此次健康科普公益活动的目的是更好地宣传“世界卒中日”并提倡防治知识。董强教授简要梳理了卒中的流行病学,表示中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卒中挑战,全球疾病负担显示,2019年,中国首次卒中患者达到394万人,全国卒中患者共有2876万人,因卒中而死亡的人数达到219万。卒中对生命健康、对家庭影响以及对社会影响巨大,在中国,卒中有年轻化的趋势。董强教授表示,应强烈向全社会传递卒中并非不可预测、不能治愈的科学理念,只要方法得当,卒中完全可防可控。
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教授致辞,提到卒中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世界卒中日”旨在向公众宣传“卒中防治,重在预防”的科学健康理念,推动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关口前移。
中国卒中学会会长王文志教授对“卒中早期症状识别和预防方法”进行了科普讲座,详细讲解了BEFAST口诀以及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主要是对血压、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其他危险因素(缺乏身体活动、超重或肥胖、吸烟、心脏病)的管理。而一旦发生卒中,“快”是关键,静脉溶栓每节约1分钟,等于健康生命延长近2天,血管内治疗每节约1分钟,生命时间延长超4天。对于不能溶栓或取栓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治疗是贯穿所有卒中患者的治疗始终。卒中的二级预防重在预防复发,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基础,遵医嘱服药是关键,同时,强调了康复锻炼对卒中患者的重要性。
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的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子孝教授进行了题为“发现颈动脉斑块,我该怎么办”的讲座,从颈动脉斑块的危害、形成过程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科普,指出颈动脉斑块是生长在血管中的“定时炸弹”,如果是不稳定斑块更容易破裂,破裂后易导致血栓形成,一旦脱落阻塞脑血管,便发生脑梗或心梗。颈动脉斑块主要是由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沉积在动脉壁上,经复杂生化过程形成。如果查出颈动脉斑块,应根据个体化原则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善或他汀治疗,他汀治疗可降低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颈动脉斑块易发生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中老年人、缺乏运动、吸烟人群中,以上易发人群可行颈动脉超声检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玉梅教授作了题为“卒中康复帮助您迈出回归生活的第一步”的讲座,表示卒中康复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预防并发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最终使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由于人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科学脑训练可以促进日常生活技能的改善。我国的卒中康复体系对卒中进行全周期化管理,分别对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并需要多学科合作完成。
王彩云副会长在总结指出,世界卒中健康科普公益行动在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开展,希望通过本次宣传活动,让全社会重视卒中、认识卒中,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健康理念,守护大脑健康,拥有幸福人生。
中国医学论坛报焦桐整理
罕见病诊疗指南——抗 LGI1 抗体相关脑炎【神经系统罕见病】
《中国卒中学会关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筛查的科学声明》在线发布
ISC 2022前沿速递|应用西洛他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卒中二级预防影响的性别差异
ISC 2022|续写新篇章 —— “替奈普酶”精彩继续……
血栓预防及血栓形成的治疗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院前和初始医疗系统的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Lancet:静脉溶栓替奈普酶(0.25 mg/kg) VS 阿替普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