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脓毒症(sepsis)是重症患者中的常见病,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是近年来世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大脑在脓毒症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既是免疫反应的传递者也是疾病发展的重要一环。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即脓毒性脑病(SE)是脓毒症一大并发症,是指缺乏中枢感染的临床或者实验室证据,由脓毒症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谵妄、认知功能损伤、学习记忆能力减弱等等。有研究显示脓毒症患者发生SAE概率为50%~70%,是ICU常见病之一,但由于其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故常被临床忽视。近年来,随着脓毒症研究的深入,临床上也逐渐发现合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预后明显变差,SAE不但会引起短期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还可能导致长期不可逆认知功能障碍,伴随SAE的患者死亡率升高。
主要表现为行为、认知、觉醒和意识改变,如认知障碍、意识混乱、定向障碍、木僵或昏迷、甚至癫痫发作,其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发展阶段,可由轻度的认知障碍发展到昏迷,可只有短期的可逆性精神障碍,也可伴有长期的认知功能损伤。需要注意的是,SAE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的意识障碍,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定位症状,如偏瘫等。
生物学标志物:目前对于SAE尚无确认有诊断意义的生物标志物,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血清及脑脊液S100B蛋白对诊断SAE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脑电生理监测:脑电监测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持续脑电监测有助于发现非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并可能协助诊断急性脑功能障碍的病因及评价预后。
经颅超声多普勒:大循环与脑循环灌注问题可能是脓毒症患者是否发生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经颅超声多普勒可以了解颅内血流情况,从而反映脑灌注情况。
其他影像学检查:SAE患者在CT或MRI上可表现为皮层及皮层下组织存在明显的水肿、脑白质及海马组织萎缩等改变。
目前SAE的诊断尚无统一确认的标准,主要是依赖排除诊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有助于判断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程度。
SAE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主要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和脏器功能的支持,效果都不佳,近年来神经保护剂在颅脑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神经保护剂一般是指能够减少大脑病理状况下的应激反应,降低炎症损伤,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修复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总体来讲,关于神经保护剂在概念上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关于神经保护剂的绝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急性脑卒中及帕金森病等。这类药物在减少因缺血造成的脑组织损害程度和范围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大部分药物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动物实验上,临床试验中大部分药物未取得太多令人满意的成果。神经保护剂种类繁多,包括谷氨酸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自由基清除剂、BABA激动剂、神经生长因子、白细胞黏附抑制剂、一氧化氮抑制剂、阿片样物质拮抗剂、磷脂酰胆碱前体、5-羟色胺激动剂、钠通道阻滞剂、钾通道开放剂等等。虽然神经保护剂种类众多,且从不同的作用机制上干预发病因素,但临床上目前未见到确切的大型多中心研究证实疗效。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脓毒症并发症,常常导致死亡率增加,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对其发生发展机制仍不十分了解,其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尤其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如生化指标、影像学指标、电生理学指标,还需要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
文章首发自杭师大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