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内分泌科 王清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并发症之一,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无明显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HHS的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HHS的治疗主要为大量补液,包括静脉及口服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点、纠正电解质紊乱和对症治疗。
下述病理生理改变,均会导致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以及低血容量和细胞内脱水。
脑细胞脱水和脑供血不足使HHS的神经精神症状远比DKA明显。
一般从开始发病到出现意识障碍需要1~2周,偶尔急性起病,约30%~40%无糖尿病病史。常先出现口渴、多尿和乏力等糖尿病症状,或原有症状进一步加重,多食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厌食。
主要表现为脱水与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血浆渗透压>320 mOsm/L时,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淡漠、嗜睡等;
血浆渗透压>350 mOsm/L时,可出现定向力障碍、幻觉、上肢拍击样粗震颤、癫痫样发作、偏瘫、偏盲、失语、视觉障碍、昏迷和阳性病理征。
血糖≥33.3 mmol/L,通常为33.3~66.6 mmol/L;
有效血浆渗透压≥320 mOsm/L,通常为320~430 mOsm/L[有效血浆渗透压(mOsm/L)=2×(Na+ + K+)+血糖(均以mmol/L计算)];
血常规:脱水导致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升高,白细胞升高;
尿液检查: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
血酮可以轻度升高;尿素氮、肌酐可表现为肾前性升高,治疗后可显著下降;
酸碱平衡:pH常>7.3,可合并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
血浆电解质:血钠>145 mmol/L, 血钾正常或升高或降低。
血糖≥33.3 mmol/L;
有效血浆渗透压≥320 mOsm/L;
血清HCO3-≥18 mmol/L或动脉血pH≥7.3;
尿糖呈强阳性,尿酮阴性或为弱阳性,血酮不高或轻度增高;
阴离子间隙<12 mmol/L。
进行性意识障碍伴脱水表现;
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神经系统症状:癫痫、抽搐、病理反射等;
感染、心肌梗死、手术应激情况下多尿;
大量摄糖、静脉输糖、激素致血糖升高,多尿伴有意识改变;
血糖显著增高,口干多饮多尿较前加重。
收藏版:DKA与HHS鉴别诊断标准
↓↓
HHS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于DKA,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
积极补液,纠正脱水;
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控制血糖;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
HHS失水比DKA更严重,24 h总补液量一般应为100~200 ml/kg,可通过口服或鼻饲补液,静脉补液可以采用等渗液体,首选生理盐水。
⭕ 补液速度:
第1 h给予1.0~1.5 L,随后补液速度根据脱水程度、电解质水平、有效血浆渗透压、尿量等调整。治疗开始后应每小时检测或计算有效血浆渗透压,并据此调整输液速度,使其逐渐下降速度为3~8 mOsm/(L·h)。
⭕ 参考补液速度:
第2 h给予1 L;
第3~5 h:0.5~1 L/h;
第6~12 h:0.25~0.5 L/h。
当补足液体而血浆渗透压不再下降或血钠升高时,可考虑给予0.45%氯化钠溶液。
对于HHS患者,补液即可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至16.7 mmol/L时,须补充5%葡萄糖溶液,按每2~4 g葡萄糖加入1 U胰岛素进行中和,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HHS常合并血钠异常,高血糖造成高渗透压,使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导致血钠稀释性下降。
胰岛素治疗后,随着血糖下降,水从细胞外重新回到细胞内,如果补液不充分,此时血钠测定值可能比治疗前更高。为了确定体内脱水程度,应计算校正后血钠。
血糖超过5.6 mmol/L时,按血糖每升高5.6 mmol/L,血钠下降1.6 mmol/L。校正后的血钠>140 mmol/L提示严重脱水。也可通过公式进行纠正假性低钠血症,纠正的[Na+]=测得的[Na+](mg/dl)+ 1.6×[血糖(mg/dl)-100]/100]。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推荐以0.1 U/(kg·h)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当血糖降至16.7 mmol/L时,应减慢胰岛素的滴注速度至0.02~0.05 U/(kg·h),同时续以葡萄糖溶液静滴,并不断调整胰岛素用量和葡萄糖浓度,使血糖维持在13.9~16.7 mmol/L,直至高血糖危象缓解。
HHS缓解主要表现为血渗透压水平降至正常、患者意识状态恢复正常。
在开始胰岛素及补液治疗后,若患者的尿量正常,血钾<5.2 mmol/L即应静脉补钾,一般在每升输入溶液中加氯化钾1.5~3.0 g,维持血钾水平在4~5 mmol/L之间。
如治疗前已有低钾血症,尿量≥40 ml/h时,在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同时必须补钾。
严重低钾血症可危及生命,若发现血钾<3.3 mmol/L,应优先进行补钾治疗,当血钾升至3.3 mmol/L时,再开始胰岛素治疗,以免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呼吸肌麻痹。
早期给予CRRT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其机制为CRRT可以平稳有效地补充水分和降低血浆渗透压。
另外,CRRT可清除循环中的炎性介质、内毒素,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CRRT治疗HHS仍是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明确CRRT的治疗预后。
去除诱因、纠正休克、防治低血糖和脑水肿、预防压疮等。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领航计划”项目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