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诊疗常规——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诊治

2021-12-27作者:壹声资讯
糖尿病非原创

新生儿低血糖症(neonatal hypoglycemia)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血糖低于正常新生儿的最低血糖值。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诊断低血糖症,低于2.6mmol/L作为临床需要处理的界限值。


【病因】




1.糖原和脂肪贮存不足

主要见于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2.耗糖增多

见于高应激状态如窒息缺氧、重症感染、寒冷损伤等。



3.高胰岛素血症

暂时性高胰岛素血症发生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严重溶血病;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见于胰岛细胞增殖症、胰岛细胞腺瘤等。



4.内分泌和遗传代谢性疾病


【诊断】




1.临床表现

(1)常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多出现在生后数小时至1周内,或伴发于其他疾病过程而被掩盖。

(2)无症状性低血糖较有症状性低血糖多10~20倍,同样血糖水平的患儿症状差异也很大。

(3)症状和体征常非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反应差、阵发性发绀、震颤、眼球不正常转动、惊厥、呼吸暂停、嗜睡、拒乳等,有的出现多汗、苍白及反应低下等。



2.实验室检查

(1)血糖监测:对高危患儿应在出生后1小时开始监测血糖,之后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监测。     

(2)电解质及肝肾功。

(3)血常规及血型;尿常规及酮体。

(4)感染相关检查:血培养及脑脊液检查。

(5)内分泌相关检查:胰岛素测定;甲状腺功能等。

(6)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对严重低血糖患儿,应作头部CT或磁共振检查,了解低血糖脑损伤情况。

(7)遗传代谢检查:尿筛查、血串联质谱、血氨基酸测定以及相关基因检测。


【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低血糖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对可能发生低血糖者生后1小时开始喂奶(或鼻饲),可喂母乳或配方奶,24小时内每2小时1次。

3.血糖低于2.6mmol/L的处理  无症状者,静点葡萄糖液,输糖速度6~8mg/(kg·min),每小时监测微量血糖1次,血糖正常后逐渐减慢输糖速度至停止输注葡萄糖;有症状者,立即静脉输注10%葡萄糖液2ml/kg,速度为1ml/min,随后继续静脉滴入葡萄糖液,输糖速度6~8mg/(kg·min),如血糖仍不能维持正常水平,则逐渐增加输糖速度。外周静脉输注葡萄糖的最高浓度为12.5%,如超过12.5%,应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以提高输糖速度。治疗期间每小时监测微量血糖1次,血糖正常后12~24小时,逐渐减慢输糖速度至停止输注葡萄糖,并及时喂奶。

4.上述方法不能维持血糖水平可加用激素,氢化可的松5~10mg/(kg·d)至症状消失、血糖恢复后24~48小时停止,可持续用至1周。或同时用胰高血糖素每次0.1~0.3mg/kg,肌注,必要时6小时后重复应用。

5.肾上腺素、二氮嗪、生长激素仅用于慢性难治性低血糖。


来源:人卫儿科学,内容改编自《北京儿童医院诊疗常规》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