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High Burden of Tract-Specific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Relates to Impaired Microstructural Integrity of Distal White Matter Tracts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s
白质高信号影响其远隔纤维束微结构完整性:一项城市社区队列研究
血管组 夏忆玮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给中国人群带来沉重的疾病负荷。CSVD指各种病因导致的脑小血管(直径在5μm至2mm)病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表现的综合征,在MRI上的影像标志物包括: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腔隙灶(lacunes)、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 ePVS),临床上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卒中等不良结局。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WMH病灶内及其周围半暗带内的白质微结构完整性受纤维束上WMH负荷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上海静安老龄队列,旨在城市社区队列中探索WMH远隔纤维束的白质微结构完整性是否受到局部WMH负荷的影响,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
CSVD不是局部的病变,而是全脑的改变。WMH仅为冰山上的一角,对冰山下白质纤维束网络的探索,有助于揭示CSVD潜在的发病机制。已有研究表明,在WMH周围存在3-8mm半暗带,其内纤维束微结构明显受损,可能是WMH沿着纤维束通过Wallerian变性导致纤维束微结构的破坏。WMH的这种效应是否会沿着纤维束由近及远延伸到远隔部位呢?
本研究收集并分析了2016-2018年来自上海老龄研究的174例无痴呆和卒中史的社区老人的头颅多模态MRI数据,应用自动定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对颅内18条主要纤维束进行重建,并以WMH周围12mm以外的纤维束的平均弥散度(MD)值作为评价远隔纤维束微结构完整性的指标。
研究发现,高负荷的局部WMH与多数远隔纤维束MD值的增高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胼胝体大钳(FMA)、丘脑前辐射(ATR)、扣带回束(CCG)、皮质脊髓束(CST)、上纵束-顶叶端(SLFP)、上纵束-颞叶端(SLFT)、钩束(UNC)均显著存在。
此外,注意和执行功能的减退与远隔胼胝体小钳(FMI)、右侧扣带回束(RCCG)、左侧下纵束(LILF)、上纵束-顶叶端(SLFP)、上纵束-颞叶端(SLFT)、钩束(UNC)MD值的增高显著相关。
本研究提示:WMH对白质纤维束微结构完整性的影响可延伸至半暗带以外的远隔区域,并进而引起执行功能的减退。远隔纤维束的受损引起执行功能的减退是否会由其相连皮层结构的变化所介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探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