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盘点血培养的 8 个你不知道的知识点(下)

2023-09-29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前文回顾:

盘点血培养的 8 个你不知道的知识点(上)

5

血培养的正确采集方式是什么?


采集方式:


注射器采集,先厌氧后需氧;


蝶形针采集,先需氧后厌氧;


注射器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如第二次穿刺取血,可换。

采血部位:


建议选择外周静脉进行穿刺采血。(三步法)采集前进行消毒工作,使用75%乙醇擦拭静脉穿刺部位,蒸发30S以上,接着使用1%-2%碘酊或1%碘伏作用60S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直径达3cm以上,最后使用75%乙醇再进行脱碘。


静脉导管标本的采集要点:


剪取导管尖段5cm 置于无菌容器中送检;注意:最好在15分钟内常温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则4℃保存。将导管置于血平板上,使用无菌镊子将其从平板一端滚动至另一端,滚动4次,做导管尖Maki法半定量培养,不要使用含放线菌酮的培养基。


6

如怀疑患者存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应如何处理?


临床上时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发热患者,特殊之处在于身上是带有「管子」的,如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导管、透析导管、动脉导管等。当此类患者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当考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建议进行血培养:

(1) 当留置静脉导管患者出现发热、寒战或者有其他脓毒症表现时,此时无论是否存在局部感染征象,特别是没有发现确切感染灶时;

(2) 当留置静脉导管患者出现脓毒性栓塞时;

(3) 当留置导管患者出现皮肤定植病原体引起的持续性或反复性菌血症时。


临床上具体如何操作?


分能拔管和不能拔管两种情况:


若临床考虑 CRBSI,通常在病情允许时是建议及时拔除导管的,此时拔除导管的同时,应送检 2 套外周静脉及导管尖端 5 cm 进行半定量培养。


如存在暂时无法拔除导管的情况下建议至少同时采取 2 套血标本,一套从导管采血(如是多腔导管,建议对所有管腔进行采样,每个管腔取相同体积),另外一套则从外周静脉采取。


若仅仅送检导管尖端或经导管抽取的血液,而不同时采取经皮穿刺血培养时则不能诊断 CRBSI。


那么应该如何诊断 CRBSI ?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分为三个诊断级别:确诊、极似诊断和拟诊。


确诊:留管期间或拔管 48 h 内出现的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的原发性感染,可伴有超过 > 38℃ 的高热、寒战或低血压等系统性感染表现,血培养提示外周静脉血细菌/真菌阳性,且与导管尖端培养出相同菌株及药敏试验的责任菌。


极似诊断:临床考虑导管作为感染来源可能性极大,同时伴有超过 > 38℃ 的高热、寒战或低血压等系统性感染表现,其和「确诊」级别不一样的是导管尖端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但除导管外临床上并未发现其他感染灶,且在拔管 48 h 内未调整抗生素时,症状却出现改善。


拟诊:临床无法除外导管为感染灶,且有导管感染相关表现,拔管和靶向抗感染后症状好转;或血流感染患者,至少有一份血标本培养出皮肤共生菌,但导管血培养阴性,且无其他感染源引起血流感染的依据。


7

拿到血培养结果,如何辨别是致病菌还是污染菌?


目前区别血培养阳性是责任菌还是污染菌尚缺乏金标准,但鉴定培养出来的病原体种类可作为我们辨别真假阳性最重要的依据。因此我们需要对培养出来的病原体价值有所了解:


8

正确解读血培养结果,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鉴别病原体种类是正确解读血培养结果极为重要的一步,但当临床遇到下述复杂情况时,我们还需谨慎思考:

(1) 只采 1 套甚至单瓶血培养阳性:无法判定是感染还是污染,需结合感染灶的临床特征、采血后的疗效等来综合分析。


(2) 先后多次培养出不同细菌: 首先应及时和微生物室沟通并再次重复采样;其次,如多次培养出的是我们上述提及的比较有意义的病原体时,则不能忽视,因当肠道出现较大创面或有开放性化脓性感染等继发菌血症时,是非常有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病原体感染而导致培养结果前后差异的。


(3) 血培养阴性,但临床始终不能除外病原菌感染:重复送检的同时应积极寻求有无其他替代方法,例如临床怀疑是苛养微菌或病毒血症时,可应用分子生物学(包括新兴技术mNGS)、免疫学等检测方法。


(4) 不同部位之间培养结果不同:如局部病灶是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当只有某一种入血时则可造成结果不完全一致;而如果局部病灶不是菌血症的感染源,培养结果不一致亦是合理的。


(5) 临床表现与血培养结果不符:临床表现和血培养结果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菌血症可不发热,而脓毒症休克时血培养结果却时常阴性。因此,临床确诊脓毒症休克而血培养阴性时,建议在积极与微生物室沟通的同时,结合患者临床特征、相关辅助检查以及经验性抗感染效果等因素,加以判别。


(6) 感染指标与血培养结果不符:临床上感染指标众多,但缺乏细菌特异性,仅仅是单纯的炎症标记物,只有降钙素原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菌特异性,但不一致也常见。


(7) 包括 mNGS 在内的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与血培养结果不符:应结合技术本身的因素(如 PCR 引物、标本处理、靶向数据库等)与血培养的假阳性、敏感性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小结


规范化采样,是正确解读血培养的前提; 正确解读血培养,是用好手中抗生素的前提。因此,我们需要对血培养的适应证、采血时机、采血流程(包括带管的特殊病人)以及如何进行结果判读等各方面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

来源:梅斯医学


猜你想看

呼吸机模式,不要搞得这么复杂!

常用吸入药物及装置介绍

肺功能检查,如何助力哮喘诊疗?

奥马珠单抗的用法用量及疗程

呼吸机报警,你需要了解这些

呼吸治疗手册|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诊疗,肺功能扮演了什么角色?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三大类用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