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第二军医大学儿科硕士 孔令凯
大部分情况下,被猫抓挠后不会导致该疾病,所以不要对号入座,过于担心。
如果被猫抓挠后,立即使用肥皂水清洗就足够了,猫抓你大多是因为你惹它们了,所以不要粗暴的和猫玩耍。
如果在猫抓完后的1-3周出现皮肤抓挠处出现水泡、红斑、丘疹甚至脓疱,有发热表现,或者出现腋下、颈部等淋巴结肿大明显,疼痛,尽早就医治疗。
猫抓病多不会导致严重问题,并且是自限性的,但是使用抗生素能缩短病程,尽快减小肿胀的淋巴结,降低发生全身性疾病和后遗症的风险。
临床上发现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时,要考虑到这个疾病,做好病史咨询和查体。
最后,再次提醒,文明吸猫,给猫定期除虫。
这个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考虑什么问题呢?
猫抓病是怎么回事呢?
怎么诊断该问题呢?
那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呢?
怎么预防?
有些患者和猫玩闹后,被猫抓伤,之后的3-10天,出现抓挠处水泡、红斑、丘疹凸起,严重的可能有脓疱。这些情况可能持续1-3周,也可能持续数月,之后愈合不留瘢痕。
在被抓后的大约2周,临近部位的淋巴结会出现肿大,因为多被抓到手和胳膊,所以该侧的腋下或者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
这些肿大的淋巴结有红肿、压痛、有些会化脓,大小多在1-5cm,通常在发病后的数月消退,也有持续几年不退的病例。
这些患者在病程中,还可能出现发热持续不退,头痛、疲劳不适等表现。
这个问题很简单对不对?病因明确,被猫抓过,又有特征性表现,应该很好诊断对吧?可以考虑猫抓病了。
哈哈,上面典型的很好判断,但临床中,谁会按照书本生病呢?都有各自特点,比如:
被猫抓了,伤口很快就好了,但是2-3月之后才出现腋窝、颈下、耳后淋巴结肿大表现;
有些患者完全忘了被猫抓挠过,或者抓挠地方比较隐蔽,只是有发热症状,淋巴结肿大还不明显。
遇到上面这些问题,就得好好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了。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 CSD),是汉塞巴通体(一种病原),经过猫传染给人后,导致人的一种疾病。
猫是汉塞巴通体的自然宿主,感染猫后,只携带,基本不出现症状。
但是人被感染该病原的猫(尤其是小于1岁的小猫咪,可能一半以上带有这种病原)抓挠,或者舔皮肤粘膜破损处,或者被猫身上的跳蚤叮咬后,有可能被感染,从而出现症状。
表现就是上面讲的被抓挠皮肤处的感染症状,以及邻近淋巴结的肿大,这个淋巴结肿大很好理解,作为免疫器官,遇到感染时,是需要增大去消灭病原的,同时病原侵袭淋巴结,导致淋巴结炎症,也会肿大。
除了以上表现,儿童中最常见的是发热,有时发病时,孩子只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并且发热持续不退。
有些情况下,病原进入内脏、神经系统或者眼睛,会导致相应部位症状,比如腹痛、肝脾肿大、视力下降等问题,但是这些情况儿童少见。
猫抓病在国内报道的不多,总体发病率不详,国外数据提示,美国5-9岁儿童的发病率在9.4例/100,000人。
如果仅有被抓挠皮肤的红肿、包块,可能不会就医,自己恢复了,出现了淋巴结明显肿大、或者发热持续不退时,才会就医。
所以,对淋巴结明显肿大,或者发热伴随淋巴结肿大的孩子,即使就医时没有皮肤表现了,也要想到这个问题。
当然,如果是发热伴随淋巴结轻度肿大,还是先考虑其他常见疾病,比如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链球菌感染导致的咽炎、猩红热;发热持续不退(不需要满5天了)的考虑川崎病等。
在排除以上问题的同时,要询问近几个月是否被猫抓挠过,是否皮肤有过皮损,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可以进行汉赛巴通体的抗体检测。
但是这时有个问题是,医院里可能做不了这个检查,目前国内对于淋巴结明显肿大的,会进行穿刺活检等方法明确,或者非常大的淋巴结,进行切除时进行病理检测等明确。
所以,诊断上,最后都能明确,但如果能提前考虑到这个问题更好,如果提前做不了检查,那就排除其他导致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包括结核等问题,之后会在淋巴结肿大文章里写),结合病史诊断。
该病是自限性疾病,皮肤表现和淋巴结炎症,不治疗的话,经过数月后都能自行恢复正常,还需要治疗吗?
建议是治疗的。
因为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不治疗,而出现内脏、神经系统、眼睛感染症状;同时明确后使用抗生素,能尽快消退淋巴结肿胀、退热,从而缩短病程。
对于没有出现内脏、神经、眼睛症状的儿童,也就是仅有淋巴结肿大的孩子,可以使用阿奇霉素口服5天治疗,第一天10mg/kg(最大量500mg),之后4天改为5mg/kg(最大量250mg),每日1次。
对于出化脓肿胀的淋巴结,可以进行抽吸等治疗,加快好转,实在效果不好的,可以切除治疗。
如果有内脏、神经、眼睛症状,需要加用利福平等药物,有时需要使用激素,这个太专业,我也记不住,就不展开了,如果遇到,参考治疗路径用药就行了。
强调一点,不是被猫抓挠了就会出现该问题,更多的是抓挠处几天后就好了,没有淋巴结肿大等问题。
所以,不是一被猫抓挠就要考虑这个事情,就去检查治疗,出现了发热、淋巴结肿大才需要就医。
在预防上:
不逗野猫玩,自己家里的猫,定期除虫(跳蚤),不需要给健康的猫检测或治疗汉赛巴通体,避免家猫和野猫玩;
不要粗暴的和猫玩耍,如果被抓挠了,立即使用肥皂水清洗抓挠处。
来源:儿科医生孔令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