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血管组
第九届欧洲卒中组织大会(9th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Conference, ESOC)将于5月24日至26日在德国慕尼黑以线下会议形式举行,届时将公布23项重磅临床研究的结果,涵盖了缺血性卒中预防与急性期治疗、出血性卒中和静脉血栓系统的治疗、脑小血管病等多个领域,对于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华山卒中团队将全程关注会议动态,并及时报道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突破。我们将为您提供精彩的会议报道,深入解读研究成果。同时,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共同推动卒中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目前,团队已初步整理了各项研究的亮点,并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介绍,敬请大家期待下周的会议报道!
01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A MULTICENTER RANDOMISED, PATIENT-ASSESSOR BLINDED, SHAM-CONTROLLED STUDY (RESIST)
北京时间:5.24 16:35 - 16:45
RESIST研究:远程缺血适应对急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
远程缺血适应(Remote ischaemic conditioning, RIC)是通过血压袖带周期性短暂加压至200-285 mmHg使大脑远端组织发生重复的短期缺血,从而防止长期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RIC目前已被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患者的无创辅助治疗。RESIST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旨在探究远程缺血预适应和后适应的联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患者的长期功能结局的影响。
02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NECTEPLASE IN PATIENTS WITH LATE-WINDOW ACUTE ISCHAEMIC STROKE AND EVIDENCE OF SALVAGEABLE TISSUE: RESULTS FROM THE PHASE Ⅲ TIMELESS TRIAL
北京时间:5.24 16:47 - 16:57
TIMELESS研究:「超4.5小时时间窗的静脉溶栓」替奈普酶是否可以为大血管闭塞患者带来获益?
现有指南表明静脉溶栓的标准时间窗为4.5小时,并以阿替普酶(alteplase, rtPA)作为推荐药物。而新型溶栓药物替奈普酶(tenecteplase, TNK)在超4.5小时时间窗中的获益尚不明确。因此,来自美国的Gregory W Albers教授团队开展了TIMELESS研究,旨在基于灌注成像资料,在发病后4.5~24小时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中,评估替奈普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是一项Ⅲ期、双盲、随机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研究中允许进行血管内治疗。
03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TO IMPROVE OUTCOM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PRECIOUS): A RANDOMISED, OPEN, PHASE Ⅲ, CLINICAL TRIAL WITH BLINDED OUTCOME ASSESSMENT
北京时间:5.24 16:59 - 17:09
PRECIOUS研究:改善老年急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从预防并发症做起?
卒中后并发症是影响卒中后功能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致残、致死率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尤其是老年卒中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来自荷兰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多因素、随机对照、Ⅲ期、开放性、盲法结局评价的临床试验,主要目的是评估使用甲氧氯普胺、头孢曲松、对乙酰氨基酚或任何组合以预防在卒中发病前4天出现的误吸、感染或发热是否能够改善老年急性卒中患者90天的功能结局。来自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Jeroen de Jonge教授将在大会中公布该项研究结果。
04
EARLY VS LATE ANTICOAGUL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北京时间:5.24 17:11 - 17:21
ELAN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伴房颤的抗凝时机
急性缺血性卒中伴房颤的患者何时启动抗凝治疗一直缺乏较强的循证学依据,临床上较多使用的也是基于卒中梗死大小或NIHSS严重程度划分的1,3,6,12原则,2022年瑞典团队发表于CIRCULATION上的TIMING研究以登记、随机对照的设计首次比较了卒中发病后早期(轻中型≤4天或重型6+1天)及延迟(5~10天)启动新型口服抗凝药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 NOAC),并得到非劣效的结果。在今年ESOC的第一天专场上,来自瑞士的Urs Fischer团队的ELAN研究将再次探讨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早期启动与晚期启动NOAC的获益情况。
该研究为国际多中心,随机,双臂,评估者盲的设计。试验臂为早期启动,即在轻-中型卒中患者发病后48小时启动NOAC,在严重卒中患者发病后6+1天内启动NOAC。对照臂将根据现有指南稍晚启动NOAC,即轻型卒中3+1天,中型卒中6+1天,严重卒中12+2天。主要终点为二分类的复合事件,包括随机后30±3天内出现其中任意一项:症状性颅内出血,严重颅外出血,复发性缺血性卒中以及系统性栓塞或血管相关性死亡事件。轻,中,重型卒中由梗死体积决定(见下图)。该研究将为房颤脑梗患者何时重启NOAC再添询证数据,之后将还会有多国关于该话题的RCT陆续公布,如英国的OPTIMAS,美国的START,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对这个临床上颇有争议的问题具备更有力的解答。
图注:
轻型卒中:位于前后循环≤1.5 cm的梗死病灶,多个微小栓塞点(embolic shower)。
中型卒中:病灶位于一个MCA皮层分支区或者位于MCA的深穿支区,或内分水岭区,或PCA的一个皮层分支区以及ACA的一个皮层分支区。另,2个轻型卒中病灶被认为中型卒中。
严重卒中:对于前循环,病灶位于MCA,PCA,ACA全部流域或2个MCA皮层分支区,或一个MCA皮层分支区及一个MCA深穿支区,或>1个血管分布区(如:同时累及MCA及ACA分布区);对于后循环,脑干及小脑病灶≥1.5 cm。另,两个中型卒中病灶被认为严重卒中。
05
PRIMARY RESULTS OF THE ATRIAL CARDIOPATHY AND ANTITHROMBOTIC DRUGS IN PREVENTION AFTER CRYPTOGENIC STROKE (ARCADIA) RANDOMIZED TRIAL
北京时间:5.24 17:23 - 17:33
ARCADIA研究: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抗栓策略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s of undetermined source, ESUS)作为隐源性卒中的一种类型,被认为可能与未检测到的阵发性房颤或心房疾病相关。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即使在没有心房颤动的情况下,具有血栓形成倾向的心房疾病也有可能引起缺血性卒中,似乎可以解释一定比例的ESUS。而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采用抗凝药物或者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卒中的二级预防未有明确定论。为此,来自美国的Hooman Kamel教授团队设计了ARCADIA研究,这项由研究者发起、多中心、生物标志物驱动、随机、双盲、主动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旨在探索阿哌沙班(5 mg bid)与阿司匹林(81 mg qd)预防有房性心脏病证据的ESUS患者卒中复发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06
SECRET: STUDY OF RIVAROXABAN IN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北京时间:5.24 17:35 - 17:45
SECRET研究: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用于脑静脉血栓治疗的安全性?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一种主要影响年轻人群和育龄妇女的卒中,约占所有卒中的0.5-1%。10%~15%的患者会出现死亡或功能丧失。功能保留较好的患者也会出现认知障碍、情绪改变、易疲劳和疼痛等表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CVT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抗凝,而抗凝药物有一定的出血风险。来自加拿大的学者Thalia Field等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探讨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与标准治疗(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对急性CVT的安全性比较。
07
ISOSORBIDE MONONITRATE, CILOSTAZOL, AND THEIR COMBINATION: EFFECT ON COGNITIVE AND COMPOSITE OUTCOMES AT 6 AND 12 MONTHS AFTER LACUNAR STROKE: THE LACUNAR INTERVENTION TRIAL-2 (LACI-2)
北京时间:5.24 17:47 - 17:57
LACI-2 研究:西洛他唑&单硝酸异山梨酯——腔梗患者的新选择?
脑小血管病是导致脑卒中(如腔梗)及血管性痴呆的重要病因,但目前缺乏针对腔梗的二级预防药物。西洛他唑在亚洲人群中证实具有预防卒中和降低痴呆发生的作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作为冠心病治疗药物,尚无在缺血性卒中应用的证据。据此,来自英国的Joanna Wardlaw 教授和 Philip Bath 教授设计了LACI-2研究,旨在评估西洛他唑与单硝酸异山梨酯在预防脑小血管病方面的可行性、服药依从性、药物耐受性和安全性,从而为Ⅲ期临床试验提供数据。该研究的初步结果已于今年2月的国际卒中大会上公布,我们期待在ESOC中获得的最新研究结果。
08
THE STRUCTURED AMBULATORY POST-STROKE CARE PROGRAM (SANO) - A CLUSTER-RANDOMISED INTERVENTIONAL TRIAL TO ENHANCE OUTPATIENT AFTERCARE FOR STROKE PATIENTS IN GERMANY
北京时间:5.24 17:59 - 18:09
卒中后结构化门诊护理计划(SANO):一项旨在改善德国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后门诊护理的临床研究
既往研究显示,德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CVRF)控制不佳,且卒中复发率高,然而目前常规临床护理中还没有结构化的二级预防方案。因此,迫切需要改善卒中患者的出院后护理。德国学者Christopher Schwarzbach等开展了一项旨在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后卒中护理的整群随机干预试验,通过建立跨部门多学科网络,并且根据高质量二级预防指南,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干预,加强CVRF的控制以及脑卒中后并发症的检测和治疗。
09
AYURVEDIC TREATMENT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IN IND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ESTORE) STUDY
北京时间:5.24 18:11 - 18:21
RESTORE研究:阿育吠陀疗法(Ayurvedic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或成为缺血性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新选择?
众所周知,有效的卒中后康复治疗不仅是卒中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提高远期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环。阿育吠陀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体系,在印度被广泛用于改善卒中后的身体机能,但其在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感觉运动恢复方面的疗效是否优于传统理疗仍无定论。基于此,PN Sylaja研究团队在印度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盲法的RESTORE研究,旨在评估阿育吠陀疗法相较于传统理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制定更优的康复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10
UKPDS TRIAL: THE EFFECT OF RANDOMISATION TO TIGHT OR LESS TIGH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TO INTENSIVE OR CONVENTIONAL BLOOD GLUCOSE CONTROL ON 44-YEAR INCIDENCE OF STROKE OR DEMENTIA
北京时间:5.25 17:12 - 17:22
UKPDS研究:血压血糖控制与卒中及痴呆的关系,Small things matter
高血压和高血糖作为卒中及痴呆发生风险的可控危险因素,虽已有部分RCT研究证实控制血压和血糖有益于降低卒中及痴呆的风险,但控制的最佳目标值仍不明确。UKPDS研究是一项为期20年的多中心随机研究,在英国对5000多名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和血压治疗,旨在探索血糖及血压控制在不同的目标值是否可以预防或减少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该队列既往研究表明强化降糖治疗可降低微血管的并发症。为此,来自英国的William Whiteley 团队利用UKPDS试验44年的纵向数据,探讨强化降压/降糖治疗与卒中和痴呆的关系。
11
VERY EARLY MINIMALLY INVASIVE REMOVAL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HE ENRICH TRIAL
北京时间:5.25 17:24 - 17:34
ENRICH研究:脑出血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ICH)是最严重且缺乏有效治疗方式的卒中类型。血肿机械性压迫引起的缺血性梗死和颅高压会导致ICH患者不良预后。然而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大型随机对照实验中未被证实存在任何益处,部分原因是在传统血肿清除方式会造成皮质和白质束损伤。这一假设推动了微创手术(MIS)的发展,MISTIE Ⅲ研究证明了经影像引导的微创血肿清除联合阿替普酶溶栓的安全性,但未改善患者功能预后。ENRICH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双臂、适应性随机试验,在美国37家卒中中心进行,旨在评估应用NICO公司完整技术解决方案(BrainPath®和Myriad®)的早期(24小时内)微创束旁手术(MIPS)方法与AHA/ASA指南的标准诊疗方案相比,对于自发性脑出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在2023年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年会上,ENRICH研究公布了其结果:MIPS组与标准治疗相比取得了更好的临床预后——这是首个获得阳性结果的ICH手术试验。由于ICH的病理生理过为时间依赖性,研究团队将在大会上公布ENRICH研究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的相关研究结果。
12
THE THIRD INTENSIVE CARE BUNDLE WITH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IN ACUTE CEREBRAL HAEMORRHAGE TRIAL (INTERACT3): AN INTERNATIONAL STEPPED-WEDGE CLUSTER-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北京时间:5.25 17:36 - 17:46
INTERACT3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降压的循证新证据?
既往发表的INTERACT2和ATACH-II研究表明,急性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的早期强化降压策略是安全的,但其临床获益仍不明确。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中国)合作实施的INTERACT3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阶梯式楔形、整群随机对照、盲法终点评价的临床试验,旨在探索以目标为导向的积极组合化管理(包括早期强化降压、血糖控制、体温控制、抗凝纠正)与常规治疗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有效性。INTERACT3研究是目前全球样本量最大的脑出血临床试验(纳入7067名受试者),其结果将由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中国)的首席代表Craig Anderson教授进行公布,或许能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决策提供最新的循证依据。
点击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