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罕见,胃里长出14厘米巨大肿瘤!这些人群要警惕

2024-03-06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浙江的王大爷最近确诊了胃癌,一家焦急万分,想着大概率胃是保不住了,于是来到浙大二院就诊,经过CT、超声以及精查胃镜及超声内镜等一系列检查后,消化内科贾立涛副主任医师发现,虽然王大爷胃部的病变范围巨大,几乎侵犯到整个胃的下部,但病变深度并未侵犯到深层,像王大爷这种仅仅呈现扁平生长,且范围如此巨大的早期胃癌,非常罕见。经过多学科讨论后,王大爷一家人表示先进行内镜下的治疗,尽一切努力“保胃”。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在浙大二院内镜中心,贾立涛医师团队在麻醉科、胃肠外科、内镜护理的保障下,经过数小时奋战,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完整地剥离了王大爷胃部的病变,由于病变范围巨大,涉及胃角、胃窦小弯、胃窦前壁、胃窦后壁、胃体下部等多个部位,导致手术难度异常增加,切除的病变大小有14cm。一整张常规的标本固定板都无法展开病变,需要多张固定板拼接才能完整的展示病变的全貌,非常罕见。


消化内科贾立涛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巨大、罕见胃部病变,长达14厘米


经历胃部“微创大手术”的王大爷,术后没有明显的不适,1天后就能进食,ESD术后切除标本的完整病理评估提示为分化型胃癌,切缘均阴性,肿瘤并未侵犯至黏膜下层,达到了治愈性切除”,治愈度分级为eCura A,术后也不需要进一步实施放疗或者化疗,仅需密切随访。


01

什么是“超级微创”?


超级微创手术(SMIS)的概念为,对于需要外科干预的疾病或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疾病,在保持人体解剖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切除病变,达到治愈疾病目的的手术。


在未来的治疗领域,基于保持人体解剖结构的完整性、达到祛除疾病目的的新技术、新方法,都将成为医学的发展方向。


02

消化内镜、超级微创与外科手术


时至今日,消化内镜(胃镜、结肠镜等)已摆脱当初仅能作为疾病检查手段的固有印象,内镜下的各种治疗方法层出不穷,适用于众多消化道疾病的诊疗。超级微创手术在保证器官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祛除病变,实现“治愈疾病,恢复如初”的目标。由于消化道为人体的自然腔道这一特点,消化道的超级微创手术易于实施。消化系统的超级微创手术应用只是一个分支、一个开始。


超级微创的消化内镜手术通道分为4大类:消化管道单通道、多腔隙双通道、隧道技术通道和穿刺通道。


消化管道单通道手术指只经过自然消化管道(包括主消化道、胆管、胰管、阑尾管等)完成的手术,包括EMR、ESD、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等;

多腔隙双通道手术指经过多腔隙通道内镜联合完成的手术,包括胃镜联合胸腔镜手术、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等;

隧道技术通道手术指经过消化道黏膜下隧道完成的手术,包括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黏膜下隧道法内镜切除术(STER)等;

穿刺通道手术指经过穿刺通道完成的消化系统手术,包括EUS引导下注射消融术、EUS引导下支架引流术、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等。


胃癌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多种临床治疗手段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但根治性切除仍是唯一的治愈手段,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不仅可以根据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为患者选择适宜的切除方式(内镜切除、外科微创或传统开腹手术),还可以根据肿瘤分子分型特征为患者量身定制合理的综合治疗及随访方案。


浙大二院胃癌多学科讨论(MDT)团队成立于2012年,由胃肠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放疗科、肝胆外科、胸外科、病理科、影像科、麻醉科、超声科等多学科组成。依托浙大二院的强大综合学科实力,已成功为许多疑难胃癌患者提供了科学、精准、规范的多学科诊疗,为胃癌患者接受最佳的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保障。


03

胃癌高危人群的内镜筛查


目前,我国发病率前五的癌症中有三个为消化道癌,分别是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消化系统的问题,包括消化不良、消化道感染以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但它只能作为胃肠道疾病的一个初步筛查。胃肠道的很多疾病,如溃疡、息肉、慢性炎症及恶性肿瘤等,需要及时进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才能直观地观察并进行病理学检查,这也是胃肠道肿瘤筛查的“金标准”。


《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建议:对40岁以上或有胃癌家族史者需进行胃癌筛查。符合下列第1条和第2~6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①年龄>40岁,男女不限;

②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③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④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⑤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⑥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胃镜检查后,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间隔3~5年再次检查;肠镜检查后,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间隔5~10年再次检查。


审核专家


蔡建庭


消化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病(包括食管、胃肠和肝胆胰)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内镜治疗(ERCP)胆石症和胰腺炎;通过非手术治疗食管狭窄和黄疸;内镜黏膜切除术(ESD)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


陈 建


胃肠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胃肠道肿瘤个体化精准治疗,外科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及分子靶向诊疗。


科普专家


贾立涛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内镜下治疗胃肠道早期肿瘤,胃肠及胆道胰腺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治,内痔的内镜下治疗,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康牧星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早期胃癌微创根治手术及进展期/晚期胃癌的围手术期治疗,在胃癌综合免疫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及应用。



来源:浙大二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