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通讯员 孙国根 王广兆 江一舟 王懿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泰国等23个医学中心,历经3年时间开展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两种肿瘤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强强联合”的“双靶”新辅助治疗方案,可使易复发转移的“最凶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提升近一倍,该“双靶”治疗方案在国际医学界被誉为“亚洲声音”。10月24日该项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分册》(《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影响因子22.4)。
邵志敏教授表示,HER2是人体细胞的基因之一,与肿瘤的发生和侵袭密切相关。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此基因呈现出显著扩增的特征,因而也成为此类乳腺癌的分类标准。临床上,根据癌细胞基因表达状态,通常将乳腺癌分为腔面A、腔面B、HER2阳性和三阴性四大亚型,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20%。由于恶性程度高、发展速度快、易复发转移等原因,HER2阳性乳腺癌被称为“最凶乳腺癌”。
据悉,在传统治疗方案中,单纯进行手术和辅助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10年内复发风险高达40%以上。研究发现,正因为HER2基因大量扩增,使得更多肿瘤靶向药物有了明确“靶标”,得以“有的放矢”。如目前常用的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的“单靶”新辅助治疗方案,可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下降至27%。
邵志敏团队认为,既然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点明确,且针对该靶点的药物不止一种,那么能否在传统靶向药物联合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再次增加“火力”,联合其他药物施治,实现“1+1>2”的疗效呢?
为此,邵志敏团队联合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泰国等23个医学中心开展了为期3年的有关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III期研究。该项目共纳入329例早期或局部晚期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4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的“双靶”方案,对照组患者使用不含帕妥珠单抗的“单靶”方案。
最终临床数据分析显示,使用“双靶”方案的乳腺癌患者总病理学完全缓解率高达39.3%。这意味着该方案中39.3%的病人在新辅助治疗后,乳腺组织和清扫的淋巴结经病理检测查不到任何残留的浸润病灶,这些患者将获得更好的长期生存效果;相比之下,使用“单靶”方案的对照组的这一结果为21.8%。研究结果证实“双靶”方案的疗效较“单靶”方案提升了近一倍。
据了解,该项研究是首个基于亚洲人群的新辅助双靶III期临床研究,并采用了比其他既往研究更为严谨的“总病理完全缓解”的评价指标,即纳入了对淋巴结病理状态的评估。这样,对‘双靶’方案的疗效能够得以更科学的呈现。
邵志敏强调:“在实验组的所有亚组中我们都观察到了‘双靶’方案带来的显著疗效。且在安全性方面,‘双靶’方案与既往‘单靶’方案的安全性一致,心脏安全性良好。基于此,可以展望如在术前确定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双靶”乃至“三靶”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进行局部治疗后,均有治愈的希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