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肺栓塞规范化病例临床实战| 第15期: 蛋白S缺乏所致反复肺栓塞一例

2019-11-21作者:CMT快讯资讯
呼吸病例


微信截图_20191121113210.png

病例类型:疑难病例


1.png年龄:50

性别:

主诉:呼吸困难伴晕厥1天

现病史:1天前患者无诱因突发胸闷伴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大汗、自觉肢体发凉,无胸痛,无肩背痛,无咯血。随后患者出现晕厥,约1-2分钟后症状好转,患者神志转清,能点头示意,但问话不答,仍有呼吸困难。患者随120转运至盘山县人民医院,完善化验检查,示D-二聚体升高,患者晕厥再发一次,2分钟好转。患者遂转至盘锦市中心医院后,完善肺动脉增强CT提示双侧肺动脉栓塞,后患者再次出现晕厥伴血压降低(具体血压数不详),行心肺复苏术,术后患者神志转清,予多巴胺升压、抗凝治疗(具体用药不详)。1天后转至我院急诊。

既往史:3年前因肺栓塞于北京阜外医院溶栓治疗,后规律口服利伐沙班3个月,复查后停用利伐沙班口服;因左侧下肢静脉血栓及血管畸形于301医院取栓治疗(具体情况家属叙述不清)。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血压160/90mmhg,自服替米沙坦20mg/天,控制可。否认其它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年。



2.png


临床可能性评估:Wells评分:原始版6分;依据:既往肺栓塞病史,心率大于100次/分,外院肺动脉增强CT示肺动脉充盈缺损表现,PE外的其他诊断选择性小;Geneva评分:8分; 依据:既往肺栓塞病史,心率≥95次/分。

初始危险分层:高危

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评分:3分(高血压病史,肝功能异常及INR值偏高)高危。


3.png


体格检查: 血压:101/54mmHg(多巴胺静脉泵入中),心率:118次/分,呼吸频率:22次/分,指脉氧饱和度 :91%(面罩10L/分吸氧中);精神萎靡,无贫血貌,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纯,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指压痕阴性,四肢末梢发凉。



4.png


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面罩10L/分吸氧下):PH 7.32,PaCO2 21.4 mmHg,PaO2 84mmHg;肌钙蛋白I 0.071ng/ml;NT-proBNP 15600ng/L;凝血功能:PT 16秒,INR 1.5,APTT 34秒;D-二聚体 18175ug/L;血常规:白细胞 10.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4.5%,血红蛋白163g/L,血小板 107*10^9/L;AT-III(-);ANA低度(-),抗核抗体系列(-),ANCA(-);ACA(-);肿瘤系列:NSE 29.760ng/mL,余未见升高;蛋白C活性84%,蛋白S活性37.1%。


微信截图_20191121113608.png

描述:血气分析(面罩10L/分吸氧下):PH 7.32,PaCO2 21.4 mmHg,PaO2 84mmHg


微信截图_20191121113847.png

描述:心电图:III导联可见Q波及T波倒置


微信截图_20191121113929.png

描述:凝血指标:PT 16秒,APTT 34秒,INR 1.5,-二聚体 18175ug/L


微信截图_20191121114014.png

描述:肌钙蛋白I 0.071ng/ml;NT-proBNP 15600ng/L



微信截图_20191121114050.png

描述:肿瘤系列:NSE 29.760ng/mL,余未见升高



微信截图_20191121114134.png

描述:血常规:白细胞 10.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4.5%,血红蛋白163g/L,血小板 107*10^9/L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030.png

描述:ACA(-)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123.png

描述:ANA(-)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216.png

描述:AT-III:正常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304.png

描述:血液生化:白蛋白 35.7g/L,ALT 256U/L,AST 246U/L,肌酐 117.4umol/L;钾钠浓度正常;氯 115.1mmol/L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421.png

描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458.png

描述:乙肝DNA载量升高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536.png

描述:蛋白S活性下降,蛋白C活性正常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620.png描述:抗核抗体系列阴性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704.png描述:ANCA阴性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731.png

描述:肝功转氨酶仍升高,肌酐正常


影像学检查: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914.png

微信截图_20191121133955.png

描述:肺动脉增强CT:双肺动脉可见充盈缺损


微信截图_20191121134036.png

描述:右下肢深静脉彩超:右髂外静脉远段血栓形成,右小腿肌间静脉扩张伴高凝状态


微信截图_20191121134144.png

描述:左下肢深静脉彩超:左下肢股浅静脉远段近腘窝处局限性扩张,管腔内可见低弱回声团,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微信截图_20191121134251.png

描述:心脏彩超(溶栓后):心包积液(少量),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静息状态下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低值



5.png

初诊内容: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急性肺血栓栓塞症(高危)(复发);I型呼吸衰竭;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右髂外静脉远段血栓形成,左股浅静脉血栓形成)(复发);蛋白S缺乏症



6.png

诊疗经过:首诊于我院急诊科,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维持血压(10ug/kg/min),面罩10L/分吸氧维持氧合;考虑为急性肺栓塞高危,建议溶栓治疗;经家属签字同意后,予阿替普酶50mg 2小时经外周静脉泵入溶栓治疗,溶栓过程中检测生命指征,患者无不适症状;监测APTT降至正常值2倍以内后,开始规范抗凝,虑患者入院时血小板低于正常(102*10^9/L),因普通肝素有诱导血小板进一步下降可能,予选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用量:0.8ml q12h 皮下注射;后收入MICU病房,予对症降肝酶治疗,3天后低分子量肝素钙改为利伐沙班 15mg q12h 随餐口服;患者反复发生深静脉血栓,本次发病无卧床、近期手术、骨折等高危因素,高度怀疑易栓症,完善风湿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等未见明显异常、完善蛋白C、S活性测定,发现蛋白S活性减低,数值为37.1%(正常值为:63.5-149%);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蛋白S缺陷所致肺栓塞;患者乙肝DNA载量升高,肝胆脾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建议患者积极治疗乙型肝炎;是遗传性还是获得性蛋白S缺乏决定了该患者是否需要终身抗凝治疗,如能去除可疑诱发因素乙肝病毒感染,并于乙肝病毒感染控制后复查蛋白S活性则有助于明确蛋白S活性下降的原因,密切随访患者。



7.png

出院时情况: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呼吸困难;生命体征:BP 115/65mmHg,P 80次/分;出院前复查:动脉血血气:PaO2 80mmHg(未吸氧状态下),PaCO2 39mmHg;血液生化:谷丙转氨酶 30U/L,谷草转氨酶 40U/L;凝血指标:APTT 39秒,PT 14.4秒,D-二聚体 385ug/L;

出院用药:利伐沙班 15mg 日两次 随餐口服,负荷治疗剂量满3周后

门诊随访:嘱3个月后复查肺动脉增强CT,复查蛋白S活性;患者不除外易栓症,有终身抗凝的可能,门诊指导抗凝药物的用量等。



8.png

特点或亮点:复发肺栓塞的中青年男性,两次肺栓塞发作均无诱因,临床考虑易栓症,检查结果示蛋白S活性下降,患者乙肝活动期,不除外获得性蛋白S缺乏,除针对肺栓塞的抗凝治疗,也应针对可疑诱因乙肝病毒感染治疗;

经验教训:患者发病年龄轻,肺栓塞无诱因反复发作,考虑到易栓症不除外,筛查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系列及ANA低度均阴性,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异常、抗凝血酶III无异常,蛋白C活性正常,而蛋白S活性下降,考虑为蛋白S缺乏症;蛋白S缺乏症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患者父亲下肢静脉曲张病史,但是否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未进一步诊治,因其父未行PS活性测定,而不能除外遗传性可能性;而获得性危险因素包括:病毒感染、严重肝病、口服香豆类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等,该患者乙肝病毒DNA载量明显升高,亦不能除外获得性蛋白S缺乏症,可通过追踪观察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蛋白S含量而确定;有个案报道,去除获得性诱因后,蛋白S活性可恢复正常;因此该患者的治疗应不只是规范抗凝治疗,对于可疑诱因乙肝病毒的感染也应积极治疗,应追踪并动态复查蛋白S活性;该病例提示:对于无中青年无诱因反复发生肺栓塞者,临床医生应求因,应考虑易栓症可能性,蛋白C、S的测定有重要临床意义,蛋白C、S缺乏可能由获得性因素导致,应对获得性因素予以治疗;只有真正的刨根问底,才能让患者避免再次发生血栓栓塞事件。


推荐理由:复发中年PE患者,全面完善求因检查,依据指南理论结合实际,临床思路正确清晰;高危PE患者,践行指南及时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挽救生命。

 

微信截图_20191121112355.png

微信截图_20191121134627.png





平台截图.png





00.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